归档时间:
叩开幸福的大门
来源:市扶贫办   2016-11-14 16:44
浏览量:1 | | | |

叩开幸福的大门

岳阳市推进精准扶贫走笔

扶贫攻坚,是人们告别贫困、走向富裕、叩开幸福大门的有力推手。一直以来,岳阳市围绕率先洞庭湖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强力实施“精准扶贫三年攻坚行动”。两年来,全市累计投入扶贫资金30多亿元,实施扶贫项目2万多个,一项项“真扶贫”的行动落实在全市最贫困的乡村,越来越多的贫困农民有了摆脱贫困的稳固渠道和增收致富的信心,昔日的贫困村庄变成了绿树环绕、鸟语花香的新农村。

建档立卡 明确“责任书、路线图、时间表”

岳阳下辖6县市7区,总人口560万,全市共有贫困村319个,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9.4万人。

只有心中有数,才能工作有方。2015年,岳阳全面实施“一进二访”活动,对贫困建档立卡人口进行了严格复核,对财政供养人员、个体工商户、企业业主和有商品房、有小汽车户“四类对象”全部核减清理。今年年初,全市再次组织开展“五个一批”和“五个突出”对象的第三次全面复核,进一步澄清贫困底子。

同时,我市在“地毯式”、“全覆盖”排查摸底的基础上,确定了319个贫困村、25.9万贫困人口脱贫任务,明确“五个一批”扶贫目标,其中“扶持生产发展一批”对象11万人,“移民搬迁安置一批”对象6.3万人,“社保政策兜底一批”对象3.2万人,“社会医疗救助一批”对象4.5万人,“实施扶贫助学一批”对象5万人,并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各县市区、各乡镇和各对口帮扶的部门单位,层层传导扶贫工作压力。

此外,科学制定《岳阳市精准扶贫三年(2015—2017)攻坚行动方案》,把扶贫规划与综合交通规划、小城镇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全面对接。在贫困村方面,要求制定水、电、路、卫生、产业等10个专项攻坚规划;在贫困户方面,要求制定贫困个体技能培训和就业、医疗救助、教育助学等5个专项攻坚规划。通过合理的规划,使全市贫困地区、贫困村、贫困户明确了精准扶贫的“责任书、路线图、时间表”。

对11个有脱贫攻坚任务的县市区,明确一名市级领导牵头负总责,指导、联系、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同时,根据区域和部门职能,制订各级各部门责任清单,确保每个区域的问题有主要领导担责帮扶,每个专项问题有单位部门负责帮扶,每个贫困户有党员干部尽责帮扶。

驻村结对 疏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

湘阴县岭北镇仁义村是市委组织部、市委统战部、市房产局2015-2017年定点精准扶贫村。

扶贫干部谭建国是该村驻村工作队长,他们2015年刚到仁义村就进行了走访调查。仁义村属于典型的湖区,地势低洼,相当一部分农田只要下大雨,就要遭淹。道路状况也不容乐观,中小学生上学时基本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这里也没有什么集体企业,群众经济来源少。

“我们因户施策,通过多种方式帮扶贫困户脱贫致富。”谭建国说,对愿意发展生产的贫困户,拿出5万多元为其进行了农田补助,购买农药、化肥、种子。对一些有劳动技能、身体健康的贫困群众,通过发放一定数量的路费,推荐他们到广东沿海等地就业。

驻村两年来,仁义村的贫困群众生活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真正做到了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病有所医、出行有路、致富有门,老百姓的钱袋了也慢慢充实起来了,幸福的笑容时常洋溢在人们的脸上。

像这样的驻村帮扶工作队,在我市每一个贫困村都能看见。如果说精准扶贫是“滴灌”的话,干部驻村就是“滴灌”的管道,管道铺设得好不好,能不能确实发挥效用,决定着扶贫效果。

据悉,我市实施省、市、县三级245名领导、821个部门单位、344个工作组、1046名干部联点结对驻村帮扶,选派319名干部脱产担任贫困村第一书记,组织3.7万名社会人士帮扶10万贫困户。目前全市已实现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驻村结对帮扶工作的落实为脱贫攻坚疏通“最后一公里”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与此同时,我市凝聚行业扶贫力量和社会扶贫力量,成立基层组织与公共服务、道路交通、农田水利、产业发展、教育助学等12个行业扶贫工作组。创新社会扶贫方式,把扶贫业绩作为推荐、遴选、评定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各种模范称号企业家的重要依据,有效调动了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积极性。

产业扶贫助困难群众甩掉“穷帽子”

扶贫如治病,找准病根才能对症下药。为解决“怎么扶”的问题,我市根据“四跟四走”的路子,大力实施“一村一业”产业培育工程,引导贫困地区依托资源禀赋优势,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加大贫困地区休闲旅游、特色种养、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培育力度。

近两年,平江旅游业异军突起,成为产业扶贫的典型代表,全县涉旅产业村达172个,部分贫困村人均收入突破2万元,率先甩掉了“贫困帽子”。岳阳县红薯和优质水果产业、临湘光伏产业、湘阴茶叶产业、华容和湘阴的水产养殖等,都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产生了较好的效益。

云溪区姜畈村地处丘陵地带,人均有效耕地不足1亩,属于典型的山多地少地形。考虑到姜畈村的实际情况,加之与姜畈村紧邻的杨桥村种植有大面积的油茶基地,且有成规模的油茶加工厂,从2014年开始,在云溪区扶贫办的协调下,开始在姜畈村推广油茶种植,项目实施部门向每户种植油茶的农户按照每亩1000元的标准提供补贴。

在这一政策的引导下,全村有34户贫困户种植了油茶共177亩,预计这些油茶林在成林后将每年给贫困户带来总值20万元收益。通过这种“输血”+“造血”的扶贫模式,切实增强了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勇气。

陡峭的坡地修成平缓的梯田,破旧的危房变成整齐的砖瓦房,羊肠小道修成宽阔的水泥路。如今,我市许多贫困村已经或者正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两年来,全市累计投入扶贫资金30多亿元,实施扶贫项目2万多个,2年减少贫困人口13.5万人,贫困人口总量降到25.9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6%;计划2016年预脱贫11.6万人,力争2017年实现整体脱贫,2018年摘除平江县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帽子。岳阳大地广大干部群众正在奋力攻坚,继续书写奔向小康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