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
岳阳建市30周年商贸流通发展掠影
来源:岳阳市商务局   2013-08-09 00:00
浏览量:1 | | | |

舟辇纵横 金鞭络绎

――岳阳建市30周年商贸流通发展掠影

地处江湖要塞、享有“洞庭客栈”美誉的岳阳自古以来就是物资汇聚、商贾云集之地,呈现着舟辇纵横、金鞭络绎的商业繁华。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岳阳商贸流通行业更是如沐春风,演绎着体制转轨、机制转换、裂变发展的成长传奇。

特别是近五年来,我市商务部门坚持以改革开放促发展,不断扩大对外贸易规模,努力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积极推动对外经济合作,切实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大力规范市场秩序和整合商务资源,实现了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对外开放方兴未艾,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

岳阳素称湘北门户,是湖南唯一的临江城市,地处一湖、两原、四水、五线的多元交汇点上,是长江中游仅次于武汉的又一个金十字架建市30年来,岳阳先后与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协作关系。

年来,市委、市政府把扩大开放作为加速岳阳发展的突破口,提出了“开放兴市”、“物流旺市”的发展战略,主动对接长三角珠三角,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加快引进战略投资者,积极引导企业走出去加快申报和建设城陵矶综合保税区进口肉类指定口岸汽车整车进口口岸等高等级开放平台,基本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正以崭新的姿态走向世界。

岳阳市外向型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对外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岳阳市从80年代初开始资源调拔性外贸进出口业务,从1990年开始自营进出口业务,1995年以前只有市外经贸公司一家享有进出口经营权,1999年进出口总量仅909万美元。近年来,全市大力实施大外经贸战略、科技兴贸战略、出口产品战略和市场多元化战略,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建设出口基地,对外贸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12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达58063万美元,获得进出口权的企业达到450家,产品出口到85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国、集体、三资、民营企业四大主体齐闯国际市场的发展格局。利用外资水平明显提高。建市以来,先后有英国、日本、加拿大、法国、俄罗斯等17个国家和香港、台湾地区的企业家和工商业者来岳阳投资兴业,共引进“三资”企业812家,引进外资20.37亿美元。其中引进了一批规模大、生产型、技术型和出口创汇型三资企业,兴办了壳牌煤气化、凯美特气体、雷勃电气10多家龙头三资企业,外商投资的产业也由传统产业向机电制造、高效农业、旅游服务以及新兴工业领域延伸,有效地带动和促进了全市支柱产业的形成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外经合作领域不断拓宽。近年来,全市快速迈开走出去步伐,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岳阳县、湘北女子学校等9个地区和单位成为全省劳务基地县和外派劳务培训基地。2012年,全市共完成对外劳务营业额9993万美元,同比增长141%;外派劳务人数3130人,同比增长46%;5家企业获批为境外投资企业,完成境外中方合同投资额1015万美元,增长率位列全省第一

市场建设稳步推进,物流体系加快构建

建市之初,岳阳是湘、鄂、赣三省传统的第三方物流地,很多工业产品经岳阳销往江西通城、湖北洪湖、监利等地,而且县域经济消费中大部分是经过岳阳作二次周转。岳阳的批发市场盛极一时,与武汉江正街,长沙下河街齐名,并称两湖批发业三强。当时出现了一批在湘北乃至中南地区较有影响的专业市场,特别是巴陵大桥市场和梅溪桥市场无论是其影响力还是辐射范围都是首屈一指。当时的巴陵大桥市场日均人流量达到3万人以上,年成交量超过10亿元,素有小王府井之称。

随着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的发展,我市市场建设在九十年代中后期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流通规模、硬件设施以及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得到了显著提高。专业市场的种类涵盖了农产品、工业品、日用消费品等各类商品。2012年末,全市各类商业网点超过10万个,营业面积达到200万�以上,资产总额超过100亿元。上规模的专业市场个数发展到130个,经营面积发展到103万太阳桥建材大市场、中南农产品批发大市场、泰和小商品市场成为“领头羊”。东茅岭服装品牌街、德胜南路湖鲜美食街和汴河旅游街等一批特色商业街区初具规模。同时农村市场体系建设进程加快,万村千乡标准化农家店发展到了4736家,5家农产品流通企业和农产品批发市场进入全国双百市场工程

特别是近几年来,按照市委、市政府“五市一极”的战略部署,全市加快构建中央商务区、商业步行街、大型购物中心、连锁超市、专业批发市场等多层面的商业网点体系,南翔万商国际商贸城临港汽车城太阳桥市场、中南物流园等立足岳阳、辐射中部、影响全国的区域性市场和商贸物流集散中心正在形成,一大批重点突出、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专业市场已经构架。

商贸流通与时俱进,城乡消费持续

市30周年以来,岳阳商贸流通几经蜕变,不断发展,焕发出勃勃生机。商业体制改革与时俱进,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经过30年的发展,商贸企业流通规模、业态、主体、渠道、方式、环境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流通领域的经济结构日趋完善,原有的国有商贸企业全部改制完毕,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个体经济共同发展,形成了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流通渠道竞争并存的新格局。同时,商品流通市场化程度大大提高,现在除专营商品和国家储备商品外,其他商品及价格全部开放,市场资源配置在经济运行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基本形成。特别是民营、个体经济的逐步壮大和商贸流通的繁荣活跃有力地推动了全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全市三产业比重从1984年的14.5%上升到2012年的30.8%,商贸流通经济支撑和拉动作用日渐直接和明显,2012年全市流通业增加值占GDP达8%以上,商贸从业人员达40.4万人。流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销售总体畅旺。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消费观念不断变化,带动着消费品市场的快速增长。2012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7.4亿元,比1984年增长47.3倍,年均增长16.3%。城市消费品市场形成了商场与专业超市共舞局面,引起天虹、百盛、康星、武商、崇尚等大型百货商场和苏宁、通程电器等大型连锁专业超市。大型商品交易市场成交活跃,规模化、专业化发展趋势明显。现代业蓬勃发展,流通水平快速提高。全市流通行业组织结构、经营方式逐步转变,各种现代流通方式在我市流通领域得到迅速发展。天伦金三角购物公园步步高商业广场人和春天购物街等大型商业综合体建成运营沃尔玛、大润发、新一佳、心连心等国内外知名连锁企业纷纷入驻电子商务发展迅速,网上购物进入平常百姓家,专卖店、便民店不断涌现,典当和拍卖行纷纷亮相街头,改变了过去零售业以百货商店为主、经营业态单一、商品结构雷同千店一面的状态,满足了多样化、多层次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站在时代的新起点上,岳阳商务人正在按照“紧跟时代,打造现代商务;促进发展,打造效益商务;服务民生,打造惠民商务”的理念致力描绘岳阳商务“大开放、大流通、大发展”的蓝图

责任编辑:市商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