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
我市举行全市就业创业情况新闻发布会
来源:岳阳网   2014-11-19 16:16
浏览量:1 | | | |


    

岳阳网讯(记者 冯刚)11月14日,岳阳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主任赵泉主持全市就业创业情况新闻发布会。岳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新闻发言人、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主任邹望春,受邀发布岳阳市2014年1至10月就业创业工作情况。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市劳动就业服务局局长李鹏杰出席并答记者问。

据介绍,2014年1至10月岳阳市新增城镇就业5.53万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03%;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7万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63%;失业人员再就业2.83万人,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1.04万人,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105%和11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零就业”家庭100%动态清零。失业保险基金征缴10947万元,失业保险参保总人数为33.58万人;发放小额担保贴息贷款1.15亿元。高校应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3.14%。


全市2014年1至10月就业创业工作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稿

岳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4年11月14日)

各位记者朋友、各位来宾:

上午好!欢迎各位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衷心感谢大家对人社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就2014年1至10月份全市就业创业工作有关情况向朋友们作个简要通报。

今年来,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53万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03%;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7万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63%;失业人员再就业2.83万人,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1.04万人,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105%和11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零就业”家庭100%动态清零。失业保险基金征缴10947万元,失业保险参保总人数为33.58万人;发放小额担保贴息贷款1.15亿元。高校应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3.14 %。

一、创业带动就业效益倍增

今年来,全市扶持自主创业0.8万人,带动就业3万多人。一是全民创业氛围日渐浓厚。今年来,我们以扩大就业创业政策知晓度和普惠面为重点,通过召开专题会议、播放专题片、刊登广告、发放资料等形式,让就业创业政策走进社区村组、走进高校、走进家庭,取得明显成效。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创新创业大会。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中国劳动保障报、湖南卫视、湖南日报多次大篇幅报道我市创业带动就业工作。二是创业服务体系日臻完善。完善“一站式”创业平台,创业公共服务更加便民。全市招募306名专家志愿者,创业项目入库发布总数达913个,“如何创业”和“无业可创”难题有效化解。持续开展“助万人创基业、送贷款到基层”活动,在首开全省“联审联保联贷”先河,集中为园区、市场400多家商户发放贷款,“聚沙成塔”效应显现。目前全市已发放小额担保贴息贷款1.15亿元,惠及1238人。在全省率先推出IYB(改善你的企业)培训和沙盘演练项目,创业培训内容更加丰富。新的大学生创业实训见习基地挂牌启动,“一对一”指导模式效果更明显。三是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日益成熟。认定挂牌10家市级创业孵化基地,指导管理2家省级孵化基地,“一站通”孵化服务机制被媒体多次推介。目前正在联合相关部门制定我市《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园区认定扶持管理办法》。

二、专项服务释放就业活力

一是以主题活动推动就业。成功承办全省“春风行动”并相继开展“就业援助月”等系列主题就业服务活动,帮助9885名失业人员与用工企业达成就业意向,缓解了春节后的求职难和用工荒,有序转移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及时启动“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组织用人单位分类分批进校园招聘,面对面服务大学生,帮助1157名应届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二是以常规招聘促进就业。每周六定期举办人才招聘会,利用微信、网络、报纸等形式发布用工供需信息。截至10月底,举办人才交流会 44次,吸引3352家单位提供就业岗位155594个,入场求职人数192804人,达成就业意向50225人。三是以全面帮扶稳定就业。采集全市劳动力信息247万条,为宏观调控就业奠定了基础。实施大学生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计划,完善实名制登记和跟踪服务制度。规范就业援助岗位开发和管理,中心城区实行“同城同步同标准”,建立“3+5”定期协商和统筹协调机制,托底就业有效保障。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试点,落实岗位补贴、转岗培训补贴和预防失业费用,稳定就业岗位近5万个。失业动态监测样本企业增至64家,失业保险由被动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向主动保就业岗位转变。

三、家服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我市作为全国中心城市家庭服务体系建设联席点城市,在行业规范、行业交流、行业自律等方面做了有益探索,得到了较好发展,预计年内新增就业5000人。一是出台了鼓励政策。年初,市政府出台促进家庭服务业发展文件,明确了目标任务和扶持措施。目前正在研究出台员工制家庭服务企业认定扶持奖励办法,鼓励做优做强品牌企业。二是健全了工作机制。我局作为牵头单位,协调建立了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开展工作协商;指导改组了行业协会,会员单位已达百家;支持搭建了网络服务平台,在市就业局为家协安排了专门的办公场地。三是建树了行业品牌。坚持正规化、品牌化发展方向,打造“巴陵嫂”服务名片。认定2家定点培训机构,开展家服行业老板“改善你的企业”培训。注重示范引领,凝聚品牌效应,以洪财家政、玉铭物业、佳家好月嫂为代表的家服企业,成为引领行业健康发展的龙头。

从当前状况和今后一个时期的走势来看,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多种问题、矛盾和机遇交织并存:一是就业供需失衡。经济增速放缓成为新常态,就业弹性系数持续走低。本地企业用人需求不旺,传统产业领域提供岗位相对不足。而我市每年有15万人左右的城乡新生劳动力和剩余劳动力需要解决就业。二是人才结构失调。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新成长劳动力中技能型人才少,大部分只能从事二产业中的一线普工岗位或三产业中的初级简单服务岗位。从今年前三个季度全市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情况看,有三成的求职者无技术等级及职称,超过四成的求职者仅具备初级技术等级及职称。同时,今年我市高校毕业生数量1.13万人,比去年增长了11%,加上往年结转的未就业毕业生人数,这一群体规模呈逐年扩大趋势。三是就业改革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扩大就业与经济发展联动不够紧密;就业经费投入不足、使用效率不高;创业门槛仍然较高,创业环境还不优。

各位记者朋友,各位来宾,总的说来,今年我市就业创业形势稳中有升、稳中向好。我们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将就业创业这一最大的民生工程做好做实,为幸福岳阳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答记者问全文实录:

记者:近来,李克强总理在多个场合提出,要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浪潮,创业成为社会热门话题,省、市最近相继召开了动员大会,市人社部门如何看待推动创业与促进就业的关系?接下来,会有什么新的举措?

陈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就业工作处于从部门管理向政府综合施策转变的转型期、从就业总量矛盾为主向结构性矛盾为主转变的过渡期、从数量就业向质量就业转变的升级期。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富民之源。调查表明,一个人创业,平均可以带动3-4个人就业。在经济下行背景下,传统行业领域吸纳就业的容量无疑受到挤压,通过鼓励全民创业来带动就业,将成为我们需要面对的新常态和应该把握的新抓手。

去年以来,中央和省里相继颁布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如:《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继续实施支持和促进重点群体创业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创业就业的实施意见》、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鼓励支持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吸纳就业的若干措施》等。我们在抓好上级政策贯彻落实的同时,我市也正在酝酿出台《推进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另外还将出台《岳阳市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园区认定扶持管理办法》、《岳阳市员工制家庭服务企业认定扶持奖励办法》等配套文件,“含金量”均比较高。

省、市创新创业大会召开后,我们立足职能职责,迅速行动,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了一些工作,着力健全常态化、长效化机制。一是完善服务体系。依托多层次、立体化的就业创业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创业政策咨询、项目开发推介、开业指导服务、孵化入驻推荐等服务,并完善信息网络发布平台,定期组织创业专家志愿者,进行“坐诊式”“一对一”指导。同时,将举办我市首届全民创新创业大赛,征集、推介、转化好的创业项目。二是用活小贷政策。加强与银信部门合作,加大担保贴息力度,持续开展“送贷款到基层,助万人创基业”活动,力争2015年至2017年全市小额担保贴息贷款总额突破6亿元,并落实微利项目贴息资金。三是加强培训引导。扩大创业扶持政策的知晓率和受惠面。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类优质教育培训机构参与创业培训,推行“创业者选单、培训机构列单、政府买单”培训模式,提供GYB(产生你的企业想法)、SYB(创办你的企业)、IYB(改善你的企业)等培训项目,每年培训1万人次以上,并延伸拓展创业实训,提升创业成功率,并将加大创业培训后续支持,为培训合格人员提供“推荐一个创业项目、落实一处经营场地、办理一笔小额贷款”服务。

前不久,岳阳获得2014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和最具文化软实力城市两项殊荣。我们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统筹部署下,“宜业岳阳”必然会成为创业者的乐土。2015至2017年,通过鼓励引导扶持创业,预计将带动我市劳动者就业20万人以上。

记者:发言人刚才提到了全民创新创业大赛,之前,我们有关注到,人社部门已举办过两届创业计划大赛,请问这次活动与之前的两届赛事有什么异同,能不能介绍下具体筹办设想?

李鹏杰:2012年、2013年,我们联合教育局连续举办了创业计划大赛,主要是面向在校的大中专学生。共有33家大中专学校、1000余名大学生参赛,挖掘了一批优秀的创业计划,像“童话剧《丑小鸭与靴猫侠》”“一次性连续输液管”2个创业计划项目在全省黄炎培创业大赛上连夺两届一等奖,在校园内引领了一股创业风潮。

这次活动的名称叫做:岳阳市首届全民创新创业大赛,主题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举办这次全民创新创业大赛,目的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推动创新创业的战略部署,激发社会创业热情,激活民间创新智慧,鼓励和帮助我市各类劳动者投身创新创业实践,运用和扩大创新创业成果,营造勇于创业的氛围,树立善于创业的范本,搭建创新创业的展示平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本次活动十分重视,卿书记、盛市长亲自过问,奇达常务副市长亲自指导。

从这次大赛的策划来看,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组织主体更多。过去的两届创业计划大赛是由我局和教育局主办,这次活动的组织参与单位共有18家之多,由“二重唱”变为了“大合唱”。二是参与范围更广。由过去的校园内延伸覆盖到全社会。面向的对象涵盖全市所有怀有创业愿望的劳动者和已注册经营的创业者,只要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就可报名参考,没有年龄、身份限制。为了区分侧重角度和竞赛层次,我们设置了创业组、创新组、创意组三个类别,分组报名和评选。创意组主要是沿用过去举办创业计划大赛的成功经验,面向市内大中专院校学生,评选优秀创业计划,该组的竞赛活动已提前启动,目前已进入半决赛阶段。创业组和创新组的活动即将启动,创业组面向登记注册5年内的普通创业者,创新组则面向具有一定科技含量或创新成果的原创项目。三是竞赛内容更丰富。从参赛形式上来看,县市区将组织选拔赛,相关部门单位将推荐项目参赛,个人、团队、企业还可以直接通过网络和现场报名自荐参赛。从评选方式上来看,将由知名创业企业家、大中型企业高管、相关学科专家学者组等成创业导师团和评审团,对参赛选手和项目,进行逐个分类指导、逐轮评审筛选,还将组织金融及投资行业专业人士、媒体人士、相关职能部门业务科长组成观摩团,提供交流互动机会。大赛评审过程和结果将向社会公开。从展示平台来看,将通过市内主流媒体同步展示优秀项目,决赛还将由岳阳电视台全程录播。四是奖励力度更大。对选出的优秀计划项目,将给予丰厚的创业资助奖励。同时,可优先获得华融湘江银行金融授信配套支持。符合条件的获奖项目,由我局小额贷款担保中心给予最高50万元的贷款担保,由邮政储蓄银行放贷,并享受2年财政贴息扶持。除了“真金白银”的资助,优秀项目还可由大赛组委会推荐进入创业孵化基地,享受租金减免扶持。我市目前有2家省级创业孵化基地、10家市级创业孵化基地以及1家大学生创业实训见习基地,进驻后可享受基地优惠政策和配套服务。通过这次大赛,希望帮助一批创新创业“金点子”“好项目”更快地落地、发展、壮大,助推我市创新创业新潮流、新气候。

目前,本次活动前期筹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具体活动方案我们正在与相关部门单位协商确定。一旦大赛启动,我们将通过媒体发布消息,希望在座的记者朋友帮助做好本次大赛和今后创业工作的传播、引导、宣传工作。

记者:我的问题与高校毕业生就业有关。2014届毕业生离校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我们岳阳的毕业生就业状况怎么样?市人社部门今年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应对“最难就业季”?

陈彬: 我们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要位置。为应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季可能出现的难题,我们提早谋划行动、积极协调联动,组织开展系列专项服务活动,深入落实各项就业创业政策措施,确保了应届毕业生总体就业水平有所提升、就业形势基本稳定。我市高校2014届毕业生共有10238人,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3.14 %。

今年我市高校毕业生人数比去年增长了11%,虽然整体规模相对不大,但就业压力依然不小。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他们的专业知识、就业观念、就业能力、就业意愿同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的结构性矛盾最为突出。对此,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几条措施:

一是鼓励高校毕业生理性择业。以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和高校为主体,广泛开展求职指导,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允许毕业生在就业创业地落户。二是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鼓励毕业生参与国家和地方基层项目的选拔,2013-2014年全市公开招录公务员738人,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86人,选聘特岗教师200人,招募44人到基层“三支一扶”,选聘大学生村官243人,参加“西部计划”12人,243人报名应征入伍,实现了毕业生多渠道分流。三是鼓励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对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发放一次性求职补贴31.16万元,惠及452人。对用人单位进行政策宣讲,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及小微企业吸纳毕业生就业达到规定条件的,优先给予政策扶持。一年来,落实高校毕业生社保补贴314.3万元、一次性岗位补贴44.9万元。通过帮扶引导,中小微企业吸纳毕业生就业的意愿明显增强。四是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尽力为毕业生创业提供开业指导、项目筹划等针对性服务。举办大中专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促成一批创新性、实用性、科技性项目与企业合作联姻,并为82名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发放小额担保贷款740万元。搭建孵化平台,我们在汴河街建成全省首个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筛选学员入驻轮训,提供税费减免、场租免费、贷款贴息、社保补贴等优惠政策,累计考核筛选450多人进驻基地,创业成功率达到90%。目前,我们正在对基地进行拓展提质,将汴河街整体打造为融创业实训与就业见习为一体的大学生创业就业沃土,实行“零门槛入驻、一年免费场地提供、两种实践模式、三大创业跟踪服务、四项优惠政策支持”。四是鼓励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筛选认定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25个,涉及民营上市公司、公立医院等12个行业领域,发布见习岗位508个,见习环境和岗位质量稳步提升。定期组织“送见习生上门”活动,集中安排人员、车辆,将高校毕业生直接送达见习单位。目前已组织376人参加见习,落实见习补贴172.7万元,补贴标准按我市最低工资标准100%落实,见习留用率达到85%。

同时,在具体方法上,我们积极探索创新——推行“实名制”“零距离”服务。建立未就业应届高校毕业生信息库,实施跟踪服务、动态管理,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的联系服务高校毕业生,利用高校应届毕业生离校进入社会前的有利时机,通过把人社工作的服务平台前移,5月份即启动了“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同步推进“局长校园行、专场招聘校园行、就业援助校园行、创业指导校园行、政策宣传校园行”系列服务,帮助毕业生熟悉就业政策、掌握求职信息、提升就业能力。同时在人才市场举办大规模的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对离校后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进行重点指导、重点服务、重点推荐,有针对性的提供各种就业信息,免费提供切实有效的求职技巧辅导,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

后段,我们将继续着力,让离校未就业的大学生早就业、就好业,并提前谋划做好2015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是进一步引导转变就业观念。二是坚持实施“两个计划”。实施“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确保对离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跟踪落实不断线。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通过普及创业教育、加强创业培训、简化办事程序、拓宽融资渠道、创新创业服务等措施,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和创业成功率。三是深入开展“七个专项活动”。组织开展好贯穿全年、覆盖全程的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网络招聘和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就业创业服务活动,为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更加充分的信息,提供更有针对性、更加专业化的指导服务,引导大学生理性择业、激情创业、成功就业。

记者:我们知道,自主创业最难的是资金压力,“融资难”是不少创业者最关心、最烦心的事。据了解,人社部门负责政府公益性小额担保贴息贷款的管理服务,请问这项工作开展情况怎样?

李鹏杰:你提到的小额担保贷款是指通过政府出资设立担保基金,委托专门的担保机构提供担保,由经办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帮助符合条件的人员,解决创业自筹资金不足困难的一项纯公益性服务项目。个人自主创业的担保贷款额度为5至10万元不等,合伙创业的担保贷款额度最高可达到50万元,劳动密集型小企业最高可以申请200万元担保贷款。符合条件的微利项目,可以享受2年财政贴息扶持。担保贷款和贴息,是我们扶持创业带动就业的一项重点政策和重要服务,是现行的就业惠民政策中俗称“七补两贷三扶持”中的“两贷”项目,是支持创业的最为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

岳阳市促进就业小额贷款担保中心经市政府批准于2004年成立,由我局主管,负责为用于支持就业困难对象自主创业的小额贷款提供信用担保,具体承担中心城区贷款申请对象的受理服务、资格审查、上门调查、贴息审核、贷后跟踪等工作。我市除中心城区外的其它县市区,均成立了相应的小额贷款担保机构。

这种小额担保贷款的扶持对象主要包括:连续失业一年以上的失业人员、城镇军队退役人员、毕业二年内的大中专毕业生、失地农民、低保户、刑满释放人员、残疾人等群体。符合条件的创业者按照创业所在地,向当地小额贷款担保机构申请担保贷款和享受贴息,岳阳楼区、风景区、开发区的创业者向市促进就业小额贷款担保中心申请。

近两年多来,我们创造性地开展了“送贷款到基层,助万人创基业”和“小额贷款进百企”等系列活动,推进了“信用社区”创建,并在全省首开“联审联保联贷”先河,集中为创业园区、专业市场的商户和开展特色种养殖业的村组上门提供贷款担保服务,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贴息贷款4亿多元,惠及4000余名创业者和60多家劳动密集型企业,落实贴息资金2200多万元,直接带动就业超过2万人。

在此,希望各位媒体记者朋友,帮助做好宣传工作,扩大这项政策的知晓率、普及度和受惠面,让更多的符合条件的创业者可以及时享受到小额担保贷款贴息扶持。

记者:我市被国家人社部纳入全国中心城市家庭服务体系建设联席点城市,发展家庭服务业的工作由人社部门主管,请介绍下我市家庭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和今后的规划方向?

李鹏杰:家庭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生活现代化和服务社会化,家庭服务业已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内在要求,有着巨大的就业容量和广泛的发展空间。发展家庭服务业对于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扩大内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市现有家庭服务机构1232家,其中:注册的家政服务企业106家,家政服务中介机构912家,养老服务机构214个。家庭服务业年营业总额达6.6亿元,从业人员达3.38万人,同比分别增长17%和13%。主要服务门类包括:居家养老、操持家务、看护婴儿、保洁保绿、病人陪护、残疾人托养、家务管理、家庭理财等。

当前,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扩大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人社部门责无旁贷。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家庭服务业吸纳就业的潜力巨大,我市城镇家庭将近40%有家庭服务需求,月嫂、钟点工、幼儿嫂、养老护理、幼儿早教等供不应求。仅岳阳楼区32万户家庭,就可提供四、五万个就业岗位。全市老年人口约有90万,其中有陪护需求的失能老人约有6万。这些都是增加就业岗位的潜力所在。随着分工越来越细、门类越来越多,就业容量势必将越来越大。特别是,家庭服务业进入门槛低,对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的就业困难人员而言,是上岗就业的一条好路子,是促进就业的一座“富矿”。

因此,从去年开始,我们把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作为全市就业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重点任务来探索突破。在调研走访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近几年我市家庭服务业虽然有了一定发展,但市场化、产业化、规模化程度还不高,存在市场需求大,与家庭服务供给不足、信息不对称、服务水平低之间的矛盾,行业竞争无序、举步维艰。对此,我们对症施策,重要抓了这样几项工作:

一是加强部门联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今年上半年,由我局牵头,市发改委、商务局、民政局、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工商局、总工会、团市委、妇联、残联等11个部门单位参与,成立了我市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联席会议,定期进行协商,共同监督、扶持、推动行业健康发展。比如:在企业、雇主、从业人员的三方权益保障方面,进行共同监管、共同维护。

二是改组行业协会,建立行业自律机制。今年7月份,我们组织举行了岳阳市家庭服务业协会改选大会,优化调整了组织结构,凝聚了企业共识,协会成员单位已达到100家。目前,在我们的指导和协会的组织下,准备制定颁布重点业态的从业准则、服务标准、指导价位等,形成科学统一的行业规范。

三是抓能力培训,提升整体管理服务水平。我市家庭服务业的经营者大多缺乏现代企业运营理念,管理思维陈旧,对此,我们最近针对性举办了IYB(改善你的企业)创业培训,组织50多名家服企业老板培训“充电”,反响很不错,企业老板们纷纷表示:通过培训,提振了发展信心、理清了经营思路、增强了管理技巧。对于解决从业人员技能低下,服务水平不高的问题,我们今年专门指定了2家定点培训机构,组织行业龙头企业结合实际编制培训教材,加强实际操作培训,并给予培训补贴支持。同时,正在建立完善家庭服务业技术等级评定制度,构建家庭服务从业人员从初、中、高级工到技师、高级技师的发展通道,并颁发从业资格证和技能等级证,逐步实行技能水平与薪酬挂钩的机制,打造职业化从业队伍。

四是主动牵线搭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家庭服务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普遍面临员工招聘难的问题,对此,我们开放人力资源市场,免费提供招聘场地和发布招聘信息,并邀请社区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加入行业协会,可以与家庭服务企业无缝对接,既可以帮助输送从业人员,又可以提供家庭服务需求信息,帮助企业揽到对口的业务,帮助有需求的家庭找到正规的企业。同时,我们指导开发了家庭服务业的专门网站,通过这一平台,直接发布政策信息、招聘信息、服务信息和需求信息,企业、员工、家庭与政府之间,实现了多方互动,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五是加大政策扶持,鼓励发展员工制企业。由于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流动性较大,劳动合同签订率和社会保险参保率较低,员工找不到企业归宿感,而大多数企业又因为员工流失,不愿做长远规划,舍不得花钱打造专业化、职业化的员工队伍,这是困扰这一行业发展的最大矛盾。对此,我们与市财政局通过调研,即将出台《岳阳市员工制家庭服务企业认定扶持奖励办法》,对于与员工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企业,我们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就业援助岗位补贴,并开展优秀员工制家服企业评比,给予实打实的奖励,引导和鼓励企业朝规范化、产业化方向发展。目前,我市叫得响品牌的企业很少,进入全国家庭服务业“千户”企业的只有1家,“百强”企业为零,我们希望通过政策的引导和扶持,通过行业自律机制的建立健全,通过加强监督管理,加强培训支持,加强牵线搭桥,在几年之内,树立更多的品牌企业,打造几家行业内的“航空母舰”型企业,助推3至5家企业进入全国“千户百强”的队伍,形成龙头引领、百花齐放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