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政府信息公开

2019年岳阳楼区教育工作总体思路

来源: 岳阳楼区教育网 发布时间: 2019-07-17 10:11 浏览次数: 226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国家、省市教育工作部署,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和教育改革发展。服务楼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深入推进依法治教,大力提高教育质量,着力化解教育不平衡不充分矛盾,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让楼区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续写现代教育核心引领区新篇章。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我区打造核心增长极、建设核心引领区见成效的关键之年,也是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攻坚之年。走进2019年,教育事业发展站在了新的起点,进入了新的时代,踏上了新的征程。全区教育工作要紧紧围绕“三促进”(以“资源均衡”促进“教育均衡”、以“内涵发展”促进“教育发展”、以“技术创新”促进“教育创新”),主动对标重点工作、重点任务,早谋划、早动手,盯住重点抓落实,向开启教育事业新征程迈出坚实一步。

一、以“资源均衡”促进“教育均衡”。坚持内涵式发展,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为抓手,着力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推进教育从“基本均衡”走向“优质均衡”。

强化人才促均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落实教育、管理、考核、监督于一体的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树立一批师德典型,开展“最美教师”系列活动,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持续开展有偿家教家养、违规征订教辅资料等行为专项治理,建立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健全学科带头人、名师、名校长、特级教师培养机制,充分发挥名优教师传帮带作用。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培训项目。创新教师培养模式,采取校本式、问询式、菜单式等方法,提高培训的精准度和实效性。加大青年教师和代课教师培养力度。深化人事管理改革。建立教师待遇正常增长机制,继续推进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落实,进一步提升教师幸福感、成就感、荣誉感。探索教师“区管校聘”“弹性用编”机制,妥善解决因课程改革、二孩政策造成的教师短缺问题。优化教师录用、交流、退出机制,着力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优化配置促均衡。推进标准化建设。加快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实施意见、义务教育阶段消除大班额专项规划的实施,确保达到国家规定指标,将校际差异率降到最低。进一步创新争资模式,推进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学校标准化水平(今年,启动改造、扩建奇家小学、岳阳楼小学、望岳小学项目,扩建东升小学,推动配建南津港小学项目)。优化学校布局。结合全区规划建设总体部署,根据人口集聚趋势和城市化发展水平,按照“筑牢基础、均衡资源、注重内涵、提升质量”的总体思路,科学调整学校布局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提升教育事业的承载服务能力,不断加快资源的配备、扩充步伐。强化教育配建。落实住宅小区配套教育设施建设,真正做到与住宅小区建设首期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增强教育设施规划的刚性和强制力。

深化创新促均衡。创新办学形式。推进名校办分校、强校扶弱校、老校带新校等集团办学、联盟办学、委托办学形式。通过校际间“行干、教师、教学、教研、学生、文化”六大交流活动,促进学校之间的资源共享、智慧共献、特色共建。提升教学质量。积极开展优质学校对口支援薄弱学校工作,创设网络“名校课堂”“名师课堂”和“专递课堂”,开放共享教学资源,采取支教、示范课、专题讲座等形式,帮助薄弱学校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探索联姻模式。结合教育需求,与市内外乃至省内外知名学校开展深度合作,探索长效交流机制,引进先进理念,借用品牌优势,逐步实现深度融合与品质提升。

二、以“内涵发展”促进“教育发展”。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为主线,创新教育理念,加强教育管理,提升队伍素质,探索构建“大德育”工作新格局,建立一套科学的、全方位的、可操作性强的、具有楼区特色的教育内涵发展新模式。

创新学校育人模式。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工作实践,将中华传统美德发扬光大。加强队伍建设。以少先队名师工作室团队建设为主轴,带动全区德育骨干队伍,辐射到学校德育教师。强化活动建设。以《少先队改革方案》清单为内容,继续规范少先队活动。组织开展建国70周年庆“团圆·中国、奋斗·中国、辉煌·中国”主题活动。优化文化建设。以学校文化引领学校发展,充分挖掘文化资源,精心打造文化新亮点,构建具有特色与个性的校园文化价值体系。推进课程建设。落实全员、全程育人的理念,着手德育课堂设计案例评选。建立评价机制建设。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力求推行质性评价,改变以往单纯书面的评价为多种方法的综合评价,从重结果评价改变为重过程评价。 

构建家庭教育体系。一是推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家长参与、学校组织、社会支持的家庭教育工作格局。推进“家校共育名师工作室”建设,以点带面,辐射引领,逐步提升教师整体专业化水平。二是强化“家校共育”机制,出台《岳阳楼区全面推进家校共育工作指导意见》,完善《岳阳楼区家校共育基地校创建方案》及考评细则,开展“家校共育”星级学校评定,将评定结果纳入学校年终目标管理考核,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三是在办好家长学校、组建家长委员会、畅通家校沟通渠道、组织“家长开放日”和举行家访活动等方面自主探索,创造性开展工作,争取形成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 

三、以“技术创新”促进“教育创新”。推进“教育信息化2.0”建设,全面建成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实现 “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

全面推广,着力平台建设。抓统筹。统筹做好教育信息化顶层设计,鼓励差异发展,努力创成特色,形成学校协同、上下联动的良好格局。在加快教育资源整合、推进集约化建设、整体提升教育信息化建设效益的同时,明确不同区域、不同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重点,分层指导、分类推进、分步实施。抓基础。按照“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要求,加大信息化投入,优化网络环境建设,完善城域网结构和管理体系,实现“校校用平台、班班用资源、人人用空间”。抓试点。以点带面,整体推进,设置“教育信息化试点项目”,确定一批试点学校,探索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创新应用。着力培育好案例、好经验、好典型,为全面推广起到探路、突破和示范的作用。

融合创新,提升应用水平。推进创新应用。变革传统教学模式,引导教师积极探索“互联网+”教育教学新模式,深化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微课”活动,推进新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聚焦“互联网+教育”,依托技术破解教育热点难点问题,连通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最后一公里;主动适应“互联网+教育”新常态,坚持融合创新,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提升信息素养。实行校长、教师全员培训计划,分岗、分类、分层开展培训,达到“校长要懂、骨干要精、教师要会”目标。完善教师网络学习研修体系,依托“教育云平台”“贝壳网”建设,积极开展教师网络互动交流,形成以校为本的常态化培训与学习机制,实现教师边学习、边实践、边应用、边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