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副秘书长王仲伟:切实加强内容建设 努力办好政府网站
来源:中国政府网   2014-12-01
浏览量:1 | | | |

切实加强内容建设 努力办好政府网站 

国务院副秘书长 王仲伟

这次全国政府网站工作交流会是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指示精神召开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领会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政府网站信息发布和内容建设,总结交流经验,分析存在问题,研究加强和改进的政策措施。下面,我谈几点意见。 

  一、深刻理解信息化条件下政府网站的地位和作用,切实增强建好用好管好政府网站的责任感使命感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政府信息化建设,提出政府信息化要“先走一步”。这些年来,中办国办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强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6]104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网站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办函[2011]40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国办发[2013]100号)、《关于建立健全信息发布和政策解读机制的意见》(中办发[2014]21号)等一系列文件,对用好网络特别是政府网站促进政府信息公开、提高政府公信力等作出重要部署。

  2014年2月,中央成立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刘云山同志担任副组长。这种高规格的领导体制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互联网安全和信息化建设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要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总书记强调,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信息掌握的多寡已经成为国家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要加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信息采集、处理、传播、利用、安全能力,更好地惠及民生。李克强总理指出,要依法实施政府信息公开,使政府经济社会政策透明、权力运行透明,让群众看得到、听得懂、信得过、能监督。2014年初,总理在视察中国政府网时指出,大力推进信息公开,网络是重要平台。政府网站一定要做出水平,真正具有权威性。让老百姓多看政府网站,了解政府工作。人们对政府工作了解多了,就会更加相信政府,增强向心力、凝聚力。

  (一)政府网站是信息化条件下政府同群众密切联系的新桥梁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人民群众的支持是政府工作成功的根基。我们党高度重视搞好政府同群众的关系,强调执政以后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群众。密切联系群众,不仅是我们光荣的优良传统,也是党和政府永远面对的重大课题。过去密切联系群众,我们想方设法创造了很多有效的方式,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甚至跋山涉水、走村串户。现在,网络高度发达,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国际风云,随时随地议论天下大事。互联网已经深深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据统计,全国每天都有亿万人在网上发言、在网上围观,每天发布微博微信多达五、六千万条。这其中有一部分是网民向政府“隔空喊话”,希望得到回应。现代社会公众对政府的反馈要求越来越迫切,对反馈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书信时代的反馈按周来算,电话时代的反馈按天来算,短信、网络时代按分钟来算,公众心理承受的时间已经越来越短。可以想象,当广大群众都聚集在网上,另一端政府一直“缺席”“缺位”,就很难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当亿万人已经在线发言,而政府却失声失语,就很难实现有效的沟通,更谈不上心理共鸣、上下同心。现在存在一种现象,网民在“围观”,政府在“旁观”,一大批政府官员“恐网”、“怕网”。这说明,害怕网络、恐惧网络成为许多干部的心理障碍。如果以这样的心态来对待网络、对待网民,密切联系群众将成为一句空话。在信息化条件下,政府与群众实时“在场”、“在会”是不可能的,而实时“在线”却完全可以做到。网络为我们密切联系群众接地气、察实情创造了丰富而便捷的条件,降低了沟通交流成本,使我们可以与群众同时发声、相互感受。打造政府网站就是为了在互联网上建立政府自己的“发布厅”、“工作室”、“访谈间”,努力与群众时时在线,天天在线,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感知群众情绪,读懂群众心声,把握群众脉搏。

  (二)政府网站是打牢政府施政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的新渠道

  政府的政策措施在实际中有效地贯彻落实,必须获得广泛的群众理解和认同。如果没有群众的理解、认同,政策就会形同虚设。过去,我们在宣传党和政府方针政策、传播政府施政理念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比如层层开会传达、街头宣讲,报纸、广播、电视报道,都是为了让群众知晓政策,理解政策。这些方式各有千秋,各有特点,有的快捷不准确,有的准确不快捷。网络传播与这些方式相比,有明显的新优势新特点,可以大大提高信息传播的快捷性、准确性。人们通过网络可以方便地获取各种政府信息,查询各种解读文章,收集各种数据资料,做到随时随地可查、可知、可用。应该说,在网络媒体群中,商业网站、自媒体占据主导地位,网络舆论场中政府的声音经常处于弱势地位。社会民意,善聚者成,不善者败。政府网站肩负着占据主动权、掌握话语权的重要使命。只要政府网站真正发挥作用,让人们在网上对政策谈看法,对问题提建议,对改进工作出主意,就可以形成集中民意、汇聚民智的强大力量。最近,看到一项美国的调查结果,在定期访问或使用政府网站的美国人中,有高达43%的人对政府评价比两年前更高,而33%不经常上政府网站的人,对政府的态度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这说明,使用政府网站越频繁的人,越容易对政府产生好感。我们建好政府网站,就是要通过自上而下的传播和自下而上的交流互动,架起政府和民众之间新的“连心桥”,培育、扩大、筑牢政府的民意基础、社会基础。

  (三)政府网站是网络时代政府履行职责的新平台

  当前,社会节奏不断加快,效率不断提高,人们对政府服务的能力、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信息化手段可以帮助政府优化工作流程,简化办事环节,精确掌握全流程、全环节,极大地提升工作效率和反应速度。资料显示,美国由于开展电子政府建设,1992年到1996年,政府员工减少了24万人,关闭了近2000个办公室,减少开支1180亿美元。在服务居民和企业方面,美国政府200个局级机构确立了3000条服务标准,废止了1.6万多页过时的法律法规。由于互联网的应用和政府信息化的推进,我国政府在提供高质量服务和实现有效沟通社会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今年6月25日,联合国发布的《2014电子政府调查报告》,对全球193个国家电子政务发展指数进行排名,我国名列第70位,比2012年上升8位。但这个排名不仅比发达国家落后很多,就是与其他金砖国家相比,也远在俄罗斯和巴西之后。应当说,这与我国综合国力、国际地位等相比,十分不相称。我们办好政府网站建设,一定要紧密结合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找准政府网站的功能定位,丰富服务内容,拓展服务方式。通过提供网上服务,使政府网站真正成为政府在互联网上的新界面,打造24小时不关门的网上政府。

  (四)政府网站是打造法治政府、阳光政府的新载体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法治政府建设做出明确部署,要求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坚持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和结果公开。网络是最开放、最透明的传播渠道。任何地方、任何事情只要一上网,就会天下皆知、尽人皆知。政府信息、政府事务的公开,只要和网络一结合,就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所以,现在人们了解政府政策和政府工作,第一选择不是政府机关,而是选择政府网站。法治政府意味着“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对政府的监督主要来自服务对象也就是人民群众的监督。当前的网络背景下,建设法治政府,很重要的工作是把权力运行放到网上去、放到群众的视野中。只要权力清单在网上公开、用权过程在网上运行、权力足迹全程留痕,就能够规范权力运行,压缩权力寻租空间,减少腐败发生。比如,浙江省打造了“三张清单一张网”,即“一张政府的权力清单、一张企业投资的负面清单、一张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清单,一张政务服务网”,通过网上政务大厅,形成“一站式”网上办理,“全流程”效能监督。我们打造政府网站,就是要加大政府信息公开的力度,对权力清单一一编码,对权力运行流程全面公开,对权力运行轨迹全程记录,在网络环境下,让滥用权力行为失去藏身之地,让腐败失去滋生土壤。

  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办好政府网站的重大意义,防止把这项工作简单化、事务化,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把政府网站建好用好管好。

  二、认真总结政府网站发展的成绩和经验,切实解决信息内容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自1999年政府上网工程启动以来,我国政府网站蓬勃发展,不少地方和部门的政府网站进步很大,有很多亮点。但从全国来看,发展并不平衡,中央部门网站、省级网站要好于基层网站,沿海东部地区网站要好于中西部地区网站。从群众期盼来看,政府网站与商业网站、新闻网站的差距很大,信息量、及时性、亲和力远远不能让人满意。要认真总结经验,分析不足,研究探索促进政府网站发展的途径和办法。

  政府网站发展的成绩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初步形成了数量大、分布广的政府网站体系。截至目前,从中央到省、市、县、乡镇各级政府,许多政府所属部门,基本都开办了政府网站。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开办的网站约7万多个(其中以gov.cn域名结尾的有5.6万个),98.8%的地(市)、98.3%的县(区)开通了政府网站。以中央政府门户网站为龙头,各地区、各部门政府网站为支撑,基层政府网站为基础,遍布全国上下的政府网站体系已经初步形成,成为互联网领域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二是政府网站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第一平台。很多政府的工作、政务动态、政策文件、财政预算决算、“三公”经费等信息都是通过政府网站发布的。很多媒体引用政府的声音都是通过使用政府网站的信息。政府网站已经成为社会信息的权威来源,成为公众和媒体了解政府的重要渠道和窗口。

  三是网上互动交流和办事服务逐渐展开。很多政府网站都开办了“领导信箱”、“民意征集”、“在线访谈”等互动交流栏目,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并给予回复,有的地方回复率还很高。不少地方和部门网站围绕公众和企业办事需求,整合行政资源,提供办事指南、表格下载等服务,有的还开设了在线办理功能。

  四是注重运用新媒体新业务。现在,不少部门和地方政府网站积极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拓展权威信息传播渠道。截至2014年6月,新浪和腾讯微博平台的政务微博达30多万个,政务微信账号也超过6000个。有的政务微博有几百万的粉丝,影响力很大。这体现了政府网站运用新技术、占领新阵地的积极努力。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问题。近年来,关于政府网站种种问题和乱象的报道不时见诸报端和网络,网上搜索“政府网站信息发布乱象”,显示搜索结果380多万条。去年以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第三方评估机构、中央媒体和专家学者研究报告多次反映这方面情况,最突出的问题有:

  一是信息更新不及时。信息时效性问题是许多政府网站的顽疾。不少网站栏目众多却经常“开天窗”,有的网站内容长时间停留在“过去时”、保持一副“老面孔”。有些网站开通后不久就成为“睡眠网站”、“僵尸网站”。网上搜索“僵尸政府网站”,可以搜索到200多万条信息,舆论和公众极为不满。例如,某县旅游局网站仅有一张静态图片,所有链接都无法打开,但页面上却标注着“您是第00174598位访问者”字样,因而被网友调侃为“年度最牛政府网站”。2013年12月,某市3名律师依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法规,起诉该市27家政府网站成为“僵尸网站”,未依法主动履行政府信息公开职能,引发全国网友广泛关注,各种指责、批评政府的信息多达290余万条。

  二是信息发布不准确。部分基层政府网站信息发布把关不严,更有甚者,个别网站信息发布人员自作聪明,不负责任地玩“旧瓶装新酒”、“炒剩饭”的把戏。例如,某个地方政府网站竟然出现“孪生报道”,今年1月和5月分别刊登该市市长和书记视察某地的报道,除了日期、职务和名字不一样外,其余内容一字不差,甚至标点都完全一致。2014年3月25日,某县住建局网站首页滚动着“今天心情非常的不好!”的文字,引发众多网民的热议和指责,“心情不好的网站”深深伤害了广大网民的心,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还有一些政府网站的外文版没有专业的翻译力量,仅仅通过翻译软件对中文版内容进行自动翻译,导致内容错误百出,起到负面作用。

  三是交流互动不回应。政府网站是新时期重新构建政府与公众关系的重要工具。2013年新华网做了“浏览政府网站最关心哪方面内容”的网上调查,近50%的网民首选“在线互动交流”。但是,不少政府网站存在“神回复”、“互动假把式”,“公众留言”没人处理,“民生热线”无法打开,“领导信箱”没有链接。例如,某乡政府网站的“书记信箱”、“乡长信箱”图标均处于首页显眼位置,却仅是一张图片,没有链接。某县政府网站的“来信选登”栏目被爆“万能回复”,600多封百姓留言全是“您好,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的”。“已转相关部门”、“尽快处理”、“正在调查”这类“神回复”在政府网站上并不少见,经常引起舆论哗然。网民纷纷谴责:“几乎寻访过的基层网站,90%以上都不认真打理,枉费公帑”。

  四是服务信息不实用。从有关单位对15个省市的抽样调查看,77%的用户登录网站想了解护照和港澳通行证、生育服务证、保障性住房申请等事项办理的政策规定和具体要求,这类事项往往涉及面广,办理量大,政策规定经常调整,业务流程相对复杂。相关政府网站没有对这类服务给予足够关注,服务资源整合不全面,办事流程解读过于简单,服务内容与实际办事“两张皮”。很多政府网站都设置“办事指南”,看起来内容很翔实,但真正需要办事,按照这个“办事指南”操作,可能会找不到“北”。例如,某街道官方网站,“办事中心”栏目中办事指南、问答、表格下载等子栏目均为空白,“生活信息”栏目9个分栏全无内容。

  上述这些情况对政府网站杀伤力、破坏力巨大,特别是“僵尸网站”,极大影响政府网站的整体形象。如果说政府网站关系政府形象,这些问题无异于政府脸上的“伤疤”,成为群众批评政府不作为、搞形式主义的重要例证。

  我们必须立即行动,采取果断措施,坚决遏制少数政府网站的不作为、胡作为。第一,要在最短时间内解决“不及时、不准确、不回应、不实用”等问题。力争3个月到半年的时间,省级政府网站和国务院各部门政府网站要彻底杜绝这些现象;用1年时间,基本消除市县两级政府网站中这些问题。第二,信息更新要达标。这次会议重点研究政府网站信息发布和内容建设,讨论制订有关政策措施,在此基础上要明确政府网站的规则标准,使政府网站信息内容建设可测量、可检查。第三,形成可持续的制度安排。在搞好信息发布更新的基础上,对政策解读、回应关切、交流互动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积累经验,形成制度,推动网站的进步可持续、不可逆。

  三、抓住重点关键环节,把政府网站内容建设提高到新水平

  政府网站在整个350多万家网站阵营里,数量大约只占2%,却承担着对外发布政府政策措施、表明政府立场态度的重要职责,直接牵动千家万户的神经。必须有作为、敢担当,下大力气提高信息内容质量,让政府网站成为主流网站群中的重要方阵。

  (一)及时准确发出权威声音

  发布政府权威信息是政府网站首要职责。要及时报道重要政务活动、重大政策措施,做好独家发布、转载发布、联合发布,使政府网站成为权威声音的“发布厅”、群众了解政府的“直播间”,让人们第一时间了解政府决策和政府行动,明确方向,找准目标。按照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充分公开行政法规、规章、政府规范性文件,公开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重要信息,满足人们的知情权。各级政府网站要及时转载、链接好中国政府网的重要信息,把党和国家重要方针政策、重大决策部署原原本本地传播出去,确保党中央国务院的声音完整落地。网络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把社会带入“秒杀”时代。与此相比,政府网站更新速度要慢得多。2012年,国办组织力量抽查了一批省、市、县政府网站,在信息发布和更新速度上,几乎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相当一部分县级政府网站的问题尤为突出。各级政府网站要制定和完善一套信息发布的内容清单,明确日常发布、定期发布和随时发布的类别、时限和主体,确保每周发布的信息量和更新速度。要把信息更新的数量、时限、标准,作为考查政府网站是否合格的具体指标,划定硬杠杠,在每次评估检查当中,作为首要标准来衡量。

  (二)深入浅出解读好重大政策

  政策发布、信息公开要在广大群众当中入脑入心,必须做广泛深入的解读阐释。要紧紧围绕社会热点,结合群众的兴奋点、关注点,摆事实,讲道理,把重大政策的基本内容、精神实质、决策背景讲清楚,把重大政策与群众的利益关系讲明白。要注重创新政策解读形式,邀请专家学者、实际工作人员、第三方研究机构等多角度、多侧面解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易于接受的方式,用群众身边的案例、数据、故事,把政策讲透、讲活。在有需要和有条件的地方,政府网站要积极开展多语言解读工作,向少数民族和国际社会准确传递政府声音,讲好中国故事。一个驻外多年的记者朋友介绍,有些西方国家政府网站在发布政策文件的同时,一般都同时配发几篇专家解读文章,公布专家联系电话,供媒体和公众查询联系。中国政府网近一年来在政策解读方面也下了不少功夫,每次国务院常务会之后两三天,都会组织20-30篇解读评论文章上网。各地政府网站要学习借鉴,加大政策解读力度。

  (三)跟踪舆情回应社会关切

  重大舆情是社会情绪的集中反应,反映了某些群体的利益诉求,饱含着一部分群众对政府的期待。这些情绪如不及时化解、疏导,就可能进一步积累、扩大、激化,甚至引发事端。政府网站代表和体现政府立场,必须承担起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责任。要跟踪舆情,建立分级响应机制,分类加以回应,对重大舆情必须快速加以回应,对热点舆情适时加以回应,对一般舆情引起关注,对噪音杂音冷静处理、减少影响。对涉及本地区、本部门的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事件,要在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根据事件发展和工作进展跟踪发布动态信息。要提高回应的有效性针对性,围绕社会关注的教育、环保、拆迁、交通、市政、价格等热点问题,邀请相关部门通过政府网站做出回应,阐明政策,理顺情绪,防止对涉及公众重大利益的事务避而不谈,或言不及义。对群众合理合法的监督批评要虚心接受,及时整改。对可能影响社会稳定、扰乱社会秩序的虚假信息或不完整信息,要及时发布或转发准确信息予以澄清。

  (四)加强与群众的互动交流

  互联网的发展极大地激发了群众参与公共生活、公共决策的热情。政府网站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传递的快捷性,搭建倾听民声、汇聚民智的交流平台,畅通群众网上意见表达渠道,为公众提供发言台。政府在涉及民生问题的重大决策出台前,要通过建言献策、意见征集、网上听证等方式,广泛调研,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政策出台后,要邀请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公众代表一起解读讨论,在你来我往的对话中碰撞思想、解疑释惑,加深群众对政策的认知和理解,避免因误解产生不信任。当下转轨转型时期社会问题多、矛盾多,政府网站可以拿出来一些问题,公开向社会征求解决方案,让网民评选最佳解决方案,引导人们充分认识到,当前许多社会矛盾和问题,既是政府的问题也是自己的问题,需要政府与公众共同行动,加以解决。通过这种方式,把网上的“批判”文化、“质疑”文化逐步转变为“献智”文化、“献策”文化。交流要有来有往,现在不少基层网站受到群众诟病,就是“有问无答”、“有问乱答”、“受而不理”、敷衍群众,严重伤害群众的感情。为此,对网民提出的有价值、有意义的意见建议,应在一定的工作日内予以反馈,暂缓办理和无法办理的要给予说明。

  (五)丰富表现形式

  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网站事业常办常新。政府网站要认识到技术创新的价值,不断更新理念、创新形式,以新面貌、新姿态赢得受众欢迎。要把握多媒体传播规律,运用网民喜爱的数字化、图表化、可视化方式制作网络产品,使政府网站变得轻松、亲切、活泼。及时跟踪、充分吸纳网络新技术、新业务,善用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自适应等新技术,拓展网站新业态,形成立体化、多渠道传播格局。内容的摆放很有讲究,图书馆摆放书的方式按学科分类,书店摆放书的方式按需求分类,不同的组合效果截然不同,这启发我们要深入研究网站内容的呈现艺术。紧紧把握公众的需求变化,做好政府网站的栏目规划、内容分类、页面设计、展示方式,采用智能推送技术,把群众最喜欢、社会最关注的内容突显出来,把政府最想说、媒体最想要的信息推送出来,做到“群众想看的就在眼前、群众想用的就在手边。”

  (六)选好配强专业队伍

  办好政府网站,办人们喜爱的政府网站,说到底还是要靠人、靠队伍。首先要解决政府网站专业团队建设问题,形成稳定的支撑力量。现在大多数地方政府网站人手短缺、流动快、兼职多,大家对此呼声很高。据某省调查统计,大多数地市级政府网站在机构、人员配备方面有一定的保障,但县级政府网站不同程度地存在人员严重不足的问题,有40%未设专人管理,20%甚至无人管理。有人提出,根据地方实践,省级政府网站的专职管理人员一般不能少于15人、地(市)级的不能少于5人、县(区)级的不能少于3人。这个要求实在是太低了。大家都觉得商业网站吸引人、新闻网站内容多,但是腾讯、新浪、百度等商业网站工作人员都在6000人以上,新华、人民、央视网人员在2000人以上。政府网站虽然跟这些网站不同,但是也要7×24小时滚动发布信息、365天不间断提供服务。没有一支稳定的专业队伍,不可能支撑下来。办好政府网站必须想办法调配相应力量,否则就不要办,办了必然是“僵尸网站”。其次,办政府网站是政治性很强的专业工作,也是专业性很强的政治工作,需要具有较强的政治素质、专业能力,尤其是事业心、责任感。对从业人员既要加强培训,不断提高,让他们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岗位是政府窗口,直接影响政府形象;还要提高进人门槛,严格把关,选拔那些具有政治、经济、传媒、法律、技术等知识背景的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从事这项工作。

  四、进一步完善政府网站的体制机制,为信息内容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政府网站是政府工作的集中展示。网站前台所展现的丰富多样的信息,所提供便捷、快速的公共服务,需要后台强有力的支撑,需要相关职能部门提供无缝隙的服务。可以说,后台支撑的成效决定了网站的内容。大量后台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往往分布在不同政府部门、多个单位,这就需要有力、有序、有效的协调。各级政府办公厅(室)是行政运转中枢,负责联系各部门、协调内外事务,是政府网站信息和内容支撑最有力、最合适的统筹部门,要切实承担起政府网站信息内容建设组织领导的核心作用。

  (一)建立健全支撑网站信息内容建设的协调机制

  政府网站的一条信息、一项服务、一次互动,可能需要多个部门、多次办理,甚至联合行动。由于不同行政机关职责不同、分工不同,既可能是“条条块块”分割造成的空白地带,也可能是职能交叉造成的重叠环节。各级政府办公厅(室)要切实承担起协调任务,明确一位负责同志担任总协调人、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协调小组,定期研究需要协调的重大事项;同时,要明确政务信息公开机构或其他专门机构从事日常协调工作。协调机制重点做好三大方面工作:一是“线上线下”的协调。统筹所属单位和相关方面向政府网站提供信息,按照“谁主管谁发布谁负责”,向有关方面落实解读、回应和服务事项。新闻网站有大批记者采集信息,政府网站不同于新闻网站,要形成可持续、不间断的高质量信息来源,必须打造一批政府网站的联络员、信息员队伍,确保“线上”的事情“线下”有人抓,网上的问题网下有人办。二是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协调。对于网上涉及到的多部门、跨部门事务,要确立牵头部门、协作部门,把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单位、具体人头上,做到有条不紊、忙而不乱。三是政府网站之间的协调。需要在政府网站广泛传播的信息要建立通告机制,对一些需要把握的重点内容要建立点对点的提示机制,对一些复杂、敏感信息或者容易被误读误解的内容,要注意统筹发布解读的基调、重点、时机、角度,防止信息混乱、误导社会。

  (二)完善网站运行的制度规范

  俗话说,魔鬼都在细节之中。即使细小的流程缺失,都会直接反应到网站的信息摆放、文字校对、美工设计等细节上,使公众对政府运行是否规范、是否严谨产生疑问。政府网站需要有一套相互衔接的规范、严格周密的流程。当前,政府网站要进一步完善这样几方面制度:一是投入保障制度。政府网站没有经营业务,没有外部收入,而建设维护中又涉及到大量的日常运转、软硬件升级换代、服务外包等,需要有稳定的投入。要把政府网站的建设、运维作为一项常设的财政支出,作为一项制度性的预算安排,经费投入有保障,并逐步有所增加。二是工作流程规范。各部门要严格采集、审核、报送、复制、传递等环节程序,确保所提供的信息内容合法、完整、准确、及时。网站要明确编辑把关环节的责任,防止出现网上政治差错、内容差错、技术差错。三是建立制度化、常态化的评估督查制度,奖优罚劣。国办将牵头组织制定网站评估体系,把内容标准、技术规范、制度建设等统筹考虑起来,制定基本标准框架。各地也要结合实际,对本地区政府网站进行检查。同时,要发动社会第三方力量对政府网站进行评估,公开评估过程和结果。要理顺与外包单位的关系,明确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加强资质审查,保证服务质量,做到以我为主、外包为辅。这里如此强调制度规则,是从现实中种种问题、教训总结出来的。前面列举到地方政府网站产生诸多恶劣社会影响的问题,都是因为缺乏必要的制度规范。即使有一些制度,也是牛栏关猫,形同虚设。正是因为内部管理、外部制度基本失灵,导致一些网站错发、漏发稿件,一些工作人员率性而为、随意妄为,而管理部门还浑然不觉、蒙在鼓里。

  (三)明确政府网站主管部门的管理职责

  全国政府网站是数量庞大的体系,必须建立分层分类指导管理的体系,协同推进相关工作。这次会议讨论研究的《实施意见》明确,政府网站信息内容建设管理体系分为中央和地方两级:中央一级由国办牵头,负责推进全国政府网站信息内容建设管理工作,指导省(区、市)和国务院各部门政府网站信息内容建设;地方一级由省(区、市)政府办公厅(室)牵头,负责推进本地区主管主办的政府网站,并负责指导本地区各类政府网站。各部门办公厅(室)或其他专门机构牵头负责本部门的政府网站,中央垂直或以行业管理为主的部门办公厅(室)或其他专门机构牵头负责本系统的政府网站。会后,请各地各部门把分管政府网站工作的办公厅(室)负责同志、具体协调机构的负责人,报送给国办信息公开办。我们将在全国政府网站中开展一次普查行动,争取3-6个月使省(区、市)和各部门政府网站合格达标。各省(区、市)也要行动起来,负责本地区网站普查行动,力争在一年内使地、县级政府网站合格达标。对不合格的县级政府各部门以及乡镇、街道办事处政府网站,要督促其整改或关闭,合格的要在12个月内把内容迁移到上一级政府网站技术平台。这项工作要克服困难,圆满完成任务。

  政府网站建设管理涉及很多方面,需要统筹推进,系统创新。在座的各位都是直接管网、直接办网的负责人,希望大家发扬钉钉子精神,坚持不懈、攻坚克难、抓铁留痕,推动政府网站一年一个新台阶、一年一个新面貌。

  (本文为作者于2014年11月3日在全国政府网站工作交流会上的讲话,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