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国务院常务会议:保持外贸稳定发展 必须营造便利高效、公正透明的通关环境
来源:中国政府网   2015-03-19 00:00
浏览量:1 | | | |

1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保持外贸稳定发展,对稳增长、调结构,提升国家竞争力至关重要,必须加强和改进口岸工作,营造便利高效、公正透明的通关环境。

会议确定,要在现有基础上再取消和下放一批涉及口岸通关及进出口环节的审批事项,全部取消相关非行政许可审批,不得违法设定或变相设定审批。对必要的审批要简化程序、明确标准,承诺办结时限。

2014年我国进出口额达4.3万亿美元,全球市场份额稳中有升,继续保持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地位。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李健认为,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贸易规模的持续增大,客观上对口岸监管执法和运作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

会议指出,要改进通关服务,提高非侵入、非干扰式查验比例,加强口岸执法政务公开,坚决取缔进出口环节违规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进一步规范经营服务性收费,推进通关无纸化,为企业减轻负担、提供便利。

海关总署署长于广洲说,海关、质检部门合作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去年底已经推行到全国所有海关和检验检疫部门。今年将按照“三互”要求,继续深化这项改革。

同时,海关还试点了“单一窗口”,推广通关无纸化,让“数据跑路”,实现“鼠标一点、货物通关”。目前,无纸化通关率已经达到83%以上,今年将覆盖到所有海关现场和领域,让企业都能享受到这个改革红利。

会议确定,要创新大通关协作机制,加快跨区域、跨部门大通关建设,推进全国一体化通关,由“串联执法”转为“并联执法”,积极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

于广洲说,统一全国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经济发展的内生性要求,海关跨区域监管越协调、越统一,越有利于市场要素的顺畅流动。要下决心在今年将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推广至全国。

我国日前印发了《落实“三互”推进大通关建设改革方案》,推动内陆同沿海沿边通关协作,实现口岸管理相关部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三互”),提出到2020年,跨部门、跨区域的内陆沿海沿边大通关协作机制有效建立,信息共享共用,同一部门内部统一监管标准、不同部门之间配合监管执法,互认监管结果,优化通关流程,形成既符合中国国情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管理体制机制。

会议还强调,要优化口岸布局,支持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建立和完善通关管理和质量安全监管系统,为创业创新营造更为宽松便捷的环境,助力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业内人士表示,从我国渝新欧大通道等实践看,目前沿线哈萨克斯塔、俄罗斯、德国等国海关实现了“三互”,而我国与这些国家的相关交流合作仍待加强。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张广志说,海关下一步将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口岸执法机构的跨国合作,探索与哈、俄等国海关建立联系沟通机制,定期通报重点工作,协调解决中欧班列进出境出现的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