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浪“数字蓝海” 构筑竞争新优势——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观察
来源:新华社   2023-04-29 08:37
浏览量:1 | | | |

新华社福州4月28日电 题:逐浪“数字蓝海” 构筑竞争新优势——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观察

新华社记者 郑良、王成、秦宏

数字化浪潮方兴未艾,数字中国建设吸引全球目光。

4月27日至28日,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召开,国家网信办、生态环境部、教育部等9个部委单位和20多个省区市参展,海内外上千客商参会,共同逐浪“数字蓝海”。


这是4月26日拍摄的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主办地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外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放眼未来、顺应大势,作出建设数字中国的战略决策。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数字中国。今年2月公布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数字中国建设顶层设计和路径目标清晰可见。


这是4月27日拍摄的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开幕式现场。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量子信息等新兴技术跻身全球第一梯队,数字经济规模稳居世界第二,数字政务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治理能力提升,企业、群众办事越来越多“掌上办”“一趟不用跑”,数字文化提供文化繁荣发展的新动能……逐浪“数字蓝海”,数字中国建设正深刻影响经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

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 数字经济蓝海潜力无限

混合驱动的仿生金枪鱼,在近海大围网养殖区可替代人工进行网衣巡检、水质和鱼群健康监测;24小时自动工作的智能拖拉机耕地犁田;植保无人机在天空可完成喷洒、播种……走进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智慧农业展厅,一幅幅数字农业应用的生动场景让人大开眼界。


在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智慧农业展厅展出的新能源无人驾驶智能拖拉机吸引参观者驻足观看(4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向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发来贺信,贺信提到“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就是要适应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新发展创造新辉煌。”

近年来,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越来越多运用到制造、能源、建筑等传统产业中,打通产、供、销全流程,充分释放数据要素和数字技术红利,传统产业焕发新的活力,数字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正在显现。

福建骏鹏智能制造有限公司自动化车间内,高灵敏度传感器犹如一双双“眼睛”,5G通信网络如同“传输神经”,设备在“智慧大脑”操控下有序运转。车间负责人邹春基说:“智能生产车间的生产效率提高2倍,产品合格率由原来的83%提升到98%,节约能耗20%。”

“近年来,福州打造10个省级以上工业互联网示范平台,600多家纺织化纤企业接入平台,打通产业链、供应链、操作链,去年全市纺织化纤行业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400亿元,实现大幅增长。”福州市市长吴贤德说。

数字技术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数字产业化蓬勃发展。云计算、大数据、5G、人工智能、区块链、元宇宙等新兴数字产业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壮大形成数字产业集群。


这是4月27日拍摄的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主场馆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外景。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在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4月27日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占GDP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数字”赋能民生服务 “智慧”助力社会治理

2022年4月,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推动政府数字化、智能化运行,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近日,福州市民陈女士登录“福建省住房公积金”微信公众号,输入相关个人信息后,点击“提取受理”,提交申请,数万元公积金余额很快转到银行账户,历时不到半个小时。以往提取公积金需要跑银行、公积金中心、不动产登记中心等多个部门,没有大半天办不下来,如今公积金中心与银行、不动产登记中心等部门实现数据共享,“数据跑路”,群众“一趟不用跑”就能办理相关业务。


在福州市政务服务中心社保综合服务柜台,市民在取号排队等待办理社保业务(4月18日摄)。如今,部门地区数据汇聚共享格局正在形成,企业和群众办事“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全程网办”“跨省通办”有了更多应用场景。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市民在福州市政务服务中心的“e福州”便民服务终端自助机上查询打印个人企业养老保险缴费情况(4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以“数据跑路”代替“市民跑腿”,背后既是审批流程的重塑和优化,更是打破数据壁垒释放的便民红利。

2019年5月,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上线试运行,各地区各部门政务服务事项通过端口接入,不断汇聚,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一站式”线上“办事大厅”;2021年,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基本建成,实现统一身份认证、电子证照互通互认、统一电子签章、统一数据共享等功能……近年来,我国不断打破数据壁垒,部门、地区数据汇聚共享格局正在形成,企业和群众办事越来越多“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大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跨省通办”。


这是4月26日拍摄的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现场。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2022年底发布的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电子政务排名从2012年的第78位上升到了2022年的第43位,成为全球位次提升幅度最高的国家之一。

在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同时,数字中国建设加速构建普惠便捷的数字社会,亿万人民群众尽享数字化带来的便利。

“自助办”“掌上办”“指尖办”广泛应用,不断拓展智慧边界,铺展开一幅幅数字化生活图景。在城市,群众到家门口的超市就可以使用自助终端打印医保凭证等证明材料,刷二维码就能畅享地铁、公交出行;在农村,村务村情“一码通晓”、“云公章”等一批贴近村民现实需要的数字化应用场景,为乡村振兴插上“数字翅膀”。

记者从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获悉,2022年,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5.6%;地市级、县级远程医疗服务实现全覆盖,全年共开展远程医疗服务超过2670万人次。

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和社会治理的机制,以“智”促治,一系列数字化新应用为高水平治理“加码”,为高质量发展赋能。

福州“鼓楼智脑”平台将区直部门、镇街治理力量囊括在“一张网”中,打造“智慧城市中枢”,针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快速响应,联动处理;厦门市建立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平台,整合85家单位近800亿条公共安全数据,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第一时间实现线上线下协同处置;福建泉州泉港区通过搭建掌上政务“亲清家园”智慧监督服务平台,将便民惠民服务、惠企奖补政策等全部纳入平台,企业可在网上查询、申报奖补资金,办理全流程实时监督,全程留痕……


这是4月23日拍摄的福州市政务服务中心。福州市是国家“互联网+政务服务”综合试点城市,福州市政务服务中心是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工作联系点。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福州市鼓楼区是国家智能社会治理综合实验基地,社区工作者林英在鼓楼区鼓东街道中山社区介绍“智慧社区”建设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情况(4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从“数据大国”迈向“数据强国”,高效协同的数字政务、普惠便捷的数字社会、精准有序的数字治理,在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构筑竞争新优势 助推中国式现代化

今年2月公布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


这是4月26日在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上拍摄的数字全息投影。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这一规划明确了新时代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战略,提出了“2522”的整体框架,即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两大基础”,推进数字技术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深度融合,强化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和数字安全屏障“两大能力”,优化数字化发展国内国际“两个环境”。

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数字中国建设如火如荼,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吸引了全球关注。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吸引了亚马逊、ABB等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100多家跨国企业参会,超千家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参展参会。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连续6届参加数字中国建设峰会,腾讯云副总裁、华南区域总经理姚一兆告诉记者,此次峰会上,腾讯云携手宁夏联通、福建联通发布“基于闽宁云的5G远程驾驶云平台”,腾讯从数字中国建设中将赢得更多发展机遇。


这是4月26日拍摄的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现场。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公司在去年12月成立了中国电子数据产业集团,抢抓数字产业发展机遇。”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毅说,数字政府、自主计算、数据安全、数据要素化等领域蓬勃发展,公司将重点推进数据治理基础设施、数字平台建设等基础性、平台型业务,赋能数字政府建设和行业数字化转型。

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发布的一系列数据指标勾勒出数字中国建设最新成就:

数字基础设施规模能级大幅提升。截至2022年底,我国已开通5G基站231.2万个,5G用户达5.61亿户,全球占比均超过60%;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数达18.45亿户,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首个实现“物超人”的国家;算力总规模位居世界第二位,年增长率近30%。

数据资源体系加快建设,2022年数据产量达8.1ZB,同比增长22.7%,全球占比达10.5%,位居世界第二位。

数字文化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了新动能。文化场馆加快数字化转型,全民阅读、艺术普及数字化服务能力显著提升,2022年,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达5.3亿;网络文化创造活力进一步激发,全国重点网络文学企业作品超过3000万部……


参观者(右)在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现场体验WPS AI软件(4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福建省福清市一都镇一都村村民张爱芳在家通过网络电商直播销售当地特产枇杷。目前,该村每天有一万件以上、10多万斤枇杷插上“云翅膀”,通过家庭电商寄往全国各地(4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当前,我国已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时代新征程为数字中国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新方向。”国家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主任王钦敏说,数字中国建设为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信息化技术和信息资源支撑,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