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平安的钟声响彻人间——中国践行全球安全倡议守护世界和平安宁
来源:新华社   2023-04-22 07:33
浏览量:1 | | | |

新华社北京4月21日电 题:让平安的钟声响彻人间——中国践行全球安全倡议守护世界和平安宁

新华社记者 刘赞 张远

和平如阳光,安全似雨露,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面对风云变幻的时代、动荡变革的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安宁的期盼愈加强烈。

去年4月,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倡导以团结精神适应深刻调整的国际格局,以共赢思维应对复杂交织的安全挑战,旨在消弭国际冲突根源、完善全球安全治理,推动国际社会携手为动荡变化的时代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实现世界持久和平与发展。

全球安全倡议提出以来,其内容与内涵不断丰富,中国践行这一重大倡议的步伐坚定有力,按下“加速键”的中国外交取得成功斡旋沙特伊朗和解等举世瞩目的成果,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新时代中国将始终不渝担当世界和平建设者、全球发展贡献者、国际秩序维护者,与各国一道,直面共同挑战,促进安危与共,为世界和平担当尽责,为全球安全竭诚贡献。

契合时代需求 引领进步方向

乌克兰危机升级让安全议题成为各国民众关注的焦点,更多人切身感受到了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力度。

变局之下,全球安全挑战层出不穷:大国博弈日趋激烈,地缘冲突不断加剧,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叠加,当前全球安全治理架构难以化解不断积累的和平赤字、安全赤字。世界需要什么样的安全理念、各国怎样实现共同安全,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严峻课题。

应时局之变迁,领时代之先声。去年4月21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以视频方式发表题为《携手迎接挑战,合作开创未来》的主旨演讲,郑重提出全球安全倡议。这一重大倡议从全人类的前途命运出发,为弥补人类和平赤字、应对国际安全挑战提供中国方案。这是中国向世界提供的又一国际公共产品,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安全领域的生动实践。

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坚持尊重各国主权、领土完整,坚持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持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坚持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全球安全倡议提出的“六个坚持”,彼此联系、相互呼应,形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打破国际上旧有安全理论的桎梏,找到了破解安全困境的钥匙。

无论是“修昔底德陷阱”,还是“文明冲突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往往强调冲突对抗的必然性,且难以给出解决之道。伊拉克提克里特大学政治地理学教授穆萨纳·马兹鲁伊认为,历史已经证明,西方国家在其安全理念指导下,无法给所有国家带来和平与稳定,全球安全倡议则为所有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维护和平、获得平等发展机遇的新路径,“这一理念契合当前国际社会的现实需求”。


2022年8月3日,在黎巴嫩南部省提尔市的中国维和部队营地,中国维和官兵参加中国第20批与第21批赴黎巴嫩维和部队指挥权力交接仪式。新华社发(孔康谊 摄)

着眼共同命运,洞察时代大势。中国的安全理念和主张不断发展丰富。今年2月,中国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阐释倡议的核心理念和原则,明确重点合作方向和平台机制。文件列出20项重点合作方向,具有鲜明的行动导向,归纳起来就是:坚定支持联合国安全治理核心作用、努力促进大国协调和良性互动、积极推动对话和平解决热点问题、有效应对传统与非传统安全挑战、不断加强全球安全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

《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既有宏观层面的顶层设计,又有解决现实难题的方法路径,致力于解决人类社会当前面临的安全问题,为当代全球安全治理提供了一份综合解决方案。肯尼亚国际问题学者卡文斯·阿德希尔说,全球安全倡议极大丰富全球安全理念,突破了仅仅关注自身安全的局限,重在倡导以和平、发展和尊重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的共同安全。

实干笃行担当 护佑和平安宁

3月10日,全国两会正在召开,一个重磅好消息传来——沙特和伊朗北京对话取得重大成果,达成北京协议,明确了改善关系的路线图和时间表。4月6日,沙伊两国外长在北京成功会晤,宣布恢复外交关系。

长期断交的两个中东大国在中国斡旋下握手言和,西班牙《先锋报》网站称其为“中国外交的惊世之举”。这也成为中国积极践行全球安全倡议的生动案例。

此后,中东地区掀起一轮和解潮:沙特和阿曼推动也门问题政治解决;卡塔尔与巴林决定恢复外交关系;叙利亚外长时隔十余年后首访埃及、沙特;沙特等9个阿拉伯国家开会讨论叙利亚回归阿拉伯国家联盟……铸剑为犁,安危与共。中国为化解冲突而呼喊,为促进和平而奔走,为推动实现世界长治久安不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对于延宕至今的乌克兰危机,习近平主席多次同有关方面领导人举行视频或面对面的会晤,围绕推动危机政治解决,先后提出“四个应该”“四个共同”“三点思考”。今年2月,中国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全面系统地阐释了中方有关基本立场主张。约旦国际问题分析人士赛义卜·拉瓦什德说,面对乌克兰危机,中国一直积极倡导停火和谈、主张对话谈判,同时还积极向乌克兰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为践行全球安全倡议付出了不懈努力。

在阿富汗问题上,中国今年4月发布了《关于阿富汗问题的中国立场》文件,内容包括坚持“三个尊重”“三个从不”、支持阿富汗温和稳健施政、支持阿富汗和平重建等11个方面。阿富汗喀布尔大学学者纳吉布拉·贾米表示,中国总能设身处地为阿富汗人民着想,立场文件内容抓住了阿富汗问题症结,中国在真心实意为阿富汗未来发展出谋划策。

在伊朗核问题上,中国积极推动恢复伊核全面协议,维护中东地区的和平稳定,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在朝鲜半岛问题上,中国坚持并行推进半岛和平机制和半岛无核化进程,均衡解决各方合理关切,维护朝鲜半岛和平稳定。


这是2023年1月19日在缅甸仰光国际机场拍摄的中国政府援助缅甸的新冠疫苗。新华社发(中国驻缅甸使馆供图)

在非传统安全领域,中国深度参与反恐、公共卫生、数字治理、生物安全、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的国际合作,加入了几乎所有普遍性政府间国际组织。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22亿剂新冠疫苗。中国的援外医疗队累计诊治患者达到2.9亿人次。


2023年2月23日,在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岛纳兹莫加医院,第32期中国援桑给巴尔医疗队的眼科医生董莉莉(右二)与桑给巴尔同事一起做术前准备。新华社记者 董江辉 摄

长期关注中国发展的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副主席基思·贝内特认为,在全球安全倡议下,中国致力于通过政治对话与和平谈判化解冲突,主张通过发展促进和平,这些建议无疑有助于防止冲突的爆发或进一步蔓延。

“中国一直是世界和平发展的坚定支持者、推动者和维护者,是国际社会维护与保障和平的坚定力量,为世界与地区和平作出的贡献有目共睹。”印度尼西亚智库亚洲创新研究中心主席班邦·苏尔约诺说。

倡导和衷共济 共促普遍安全

“实现世界持久和平,让每一个国家享有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让每一个国家的人民都能安居乐业,人民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是我们的共同愿望。各国需要同舟共济、团结协作,构建人类安全共同体,携手建设一个远离恐惧、普遍安全的世界。”《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这样写道。

这些话语描绘了全球安全的未来愿景,也向世界各国发出团结合作的呼吁。全球安全倡议正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积极响应,已有80多个国家和一些国际组织对这一倡议表示赞赏、支持。

南非资产管理机构高效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戴维·鲁特说,渴望和平的人们都会支持中国的倡议,因为和平与安全正是当今世界亟需的。《加纳时报》网站刊文说,全球安全倡议构建出一条实现可持续和平稳定的新道路,促进人类社会实现和平与繁荣。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中国的安全理念和主张,植根于以和为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始终崇尚和平、和睦、和谐,主张和衷共济、和合共生、协和万邦、天下一家,这些都是全球安全倡议的“文明基因”。阿根廷阿中研究中心主任帕特里西奥·朱斯托说,全球安全倡议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的影响,主张通过和平与对话的方式最终取得“集体最优解”。

从2021年9月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到去年4月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再到今年3月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习近平主席面向世界相继提出三项重大倡议,深刻回答全球需要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各国如何实现共同安全、不同文明之间应当如何相处等重大问题,为正确认识和积极应对当今世界发展和安全问题提供了重要思想引领。孟加拉国《新时代》日报网站刊文指出,“这些倡议意在解决全球权力结构中三个不同方面的问题”,“它们是相互联系的,且将进步、和平与发展作为不变的主题”。

古巴国际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爱德华多·雷加拉多说,中国提出的系列倡议一脉相承,都是为了建立真正的多边主义和多极化世界的全球治理模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执大象,天下往。随着全球安全倡议等中国方案得到越来越多认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共识,世界上倡导以团结化解分裂、以合作回答对抗、以包容代替排他的进步力量正在增长。中国愿与国际社会一道,携手同心、行而不辍,汇聚起合作共赢的力量,迎接人类更加光明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