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资源沉下去,医疗水平提起来
来源:光明日报   2023-04-08 16:38
浏览量:1 | | | |

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国家卫健委将我国宣传主题定为“优质资源下沉,人人享有健康”。按照大病重病在本省解决、常见病多发病在市县解决、日常头疼脑热在乡村解决的目标,我国已设置13个国家医学中心,布局建设76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推进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

在世界卫生日主题活动上,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李斌表示,将全面加强基层卫生健康管理,扩大优质医疗资源供给,进一步加强分工合作、区域协同、上下联动,促进分级诊疗,让广大人民群众就近获得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

先进诊疗技术要“带着泥土”移植

作为一名“组团式”医疗援藏专家,北京天坛医院ICU医生陈光强回忆起了去年支援西藏的工作经历。当时,他在接诊一位脑出血肾功能衰竭的孕妇时,惊喜发现自己曾带过的徒弟竟能独自处理,并且处理得非常到位。

回想6年前,陈光强刚到受援医院的重症医学科是略有失望的——一个刚成立不到两个月的新科室,虽然基本设备比较齐全,但病房没病人,兄弟科室也不信任这个新科室的能力。

“重症医学科能为兄弟科室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陈光强手把手地传授自己的“看家本领”,因为危重患者病情发展快,从只能时刻在病房指导治疗,甚至只能在挨近病床的办公室用睡袋休息,到一年后终于摆脱睡袋到宿舍睡个“踏实觉”,他见证了这家医院从不熟练到有足够信心收治疑难急症病人、开展高难度手术的过程。

将先进诊疗技术“带着泥土”移植,变“输血”为“造血”,才能真正避免病人冒着生命危险长途跋涉转院治疗。对此,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韩丁感同身受:“援藏医疗队不以诊治多少例‘首例’疑难疾病、成功救治多少危重患者自豪,而以当地同仁能独立常规开展多少项新技术、新项目为骄傲。”截至2022年,通过组团帮扶,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先后获批了8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成立了18省级质控中心,获批了24个专科培训基地,辐射带动了西藏7地市和74家县医院,全面提升了医疗水平、质量和安全。

多年来,“组团式”援藏医疗队、“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志愿服务总队和乡村医生等一直活跃在临床、基层一线,为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作出巨大贡献。来自国家卫健委提供的数据显示,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援疆以来,已向西藏、新疆选派高水平医疗人才2500余名,为西藏、新疆帮带医疗团队千余个、医务人员5800余名,精准培养不同层次医疗骨干1万余名,有计划有步骤接收4000余名医务人员到对应的支援医院培训进修,当地医务人员整体素质得到显著提升。

来的都是“实打实”的专家

基层医疗卫生事关亿万群众身体健康。“县医院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很多急症、危重症患者在转运的路上,因为路途遥远会导致一条生命瞬间失去。”青海省黄南州泽库县人民医院院长、主任医师马文义感慨地说,这也是他们为何花很大气力在急救方面做大量努力的原因。

“县医院向上连接国家和省、市‘三根天线’,向下可以打通乡、村和家庭医生‘三个环节’。”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人民医院院长董永凯打了这样一个比方。为了提升县级医院的医疗水平,万荣县人民医院采取了“医联体龙头带动、专科联盟共建共享、远程会诊科技加持、拔尖人才培训引进”等措施。“目前我们可治疗病种增加到600余种,不仅一般病可及时诊治,急性肺栓塞等疑难病也实现了不出县救治,县域医疗服务水平得到质的提升。”

2021年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监测显示,县域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占比55.13%,比2019年提高2.32个百分点。

在四渡赤水战役的主战场,革命老区习水县在2019年成为国家县域医共体试点县。“制定政府、卫健部门、医共体三方的权责清单,将人财物管理权限下放到医共体牵头医院。”?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委副书记、县长冉崇庆介绍了具体做法,积极探索两家县级医院为龙头,5家中心乡镇卫生院为医疗次中心,辐射带动其他边远乡镇卫生院梯次发展的县域医共体建设模式,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有序推进分级诊疗制度落地见效。“目前,县域内就诊率已经达到92.6%。”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我们已经逐步向区域医疗中心的依托医院派驻临床专家。”北京天坛医院党委书记管仲军介绍,医院选派多位“实打实”的神经学科专家,到基层开设专家门诊,进行手术会诊、联合查房等,把高水平的医疗技术和医疗服务送到基层,让神经系统疾病的疑难重症患者可在当地得到治疗。

李斌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曾表示,在健康扶贫工作中,我国将加强县医院的能力建设作为主攻方向,组织了1007家城市三级医院对口帮扶832个脱贫县的172家的县级医院,实现每个脱贫县至少有1家公立医院,98%的脱贫县至少有1所二级及以上医院。

“离得近”,所以“走得近”

湖北省黄梅县孔垄镇邢圩村,村卫生室有两层楼。几乎每天清晨,各式小轿车、三轮车、电瓶车就会陆续停在门前,人们一个接一个走进村卫生室求医问药。

对邢圩村乡村医生邢锦辉来说,因为“离得近”,所以“走得近”。乡村医生是基层医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去年年底,他们村卫生室发热患者就诊人数,最多一天达到了236人。

乡村医生是最基层的卫生健康工作者,他们直接为村民提供诊疗服务,也是公共卫生服务普及到乡村的重要力量。这些年,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网络不断健全,基层诊疗量占比长期保持在50%以上,全国建有各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近98万个,卫生人员超过440万人,实现街道、社区,乡镇、村屯全覆盖。

不仅如此,我国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三级网络不断健全,90%的家庭15分钟内能够到达最近的医疗点,基本实现所有地市和县(市、区)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不断增强。

基层留住患者的关键是提高医疗水平。我国通过多种措施壮大基层卫生人员队伍,招收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7万余名,其中3.5万人已到基层服务。他们开展的健康宣教、带教查房等活动,把健康知识、健康理念融入群众生活,真正让健康贴近百姓、服务百姓。(记者 金振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