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故事
来源:市政府门户网站   2021-11-03 10:28
浏览量:1 | | | |

 

耍故事,又叫抬故事、出天星,是流传于汨罗、湘阴、临湘民间春节期间的一种娱乐形式。

历史上曾有文字记载:明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的《湘阴县志》中有元夕,城市剪纸为花灯,居民奔走以乐,云彩朱衣鬼面,或步或骑,相聚数十人为戏。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县志》记载:元宵,剪纸为灯,或悬之庭户,或列之街衢,或携以行。至有扎龙灯、鳌山、塔、球者。城市彻夜游玩,各乡村,朱衣鬼面,持灯人家,打花鼓,唱民歌,相聚数十人为戏,曰耍灯传至清末民初,就变成了大规模的耍故事了。

所谓耍故事,是人们按照古代历史、小说、戏剧、神话中的故事内容,挑选一些青少年与幼儿,画脸挂须,戴盔披甲,穿红着绿,点额画眉,乔装打扮成故事中的人物,配以场景,安置在一个个木质台子上,每台用四至八人抬着,基本上是一个台子上一个故事,也称一出戏。再配以旗、龙、锣、鼓,在灯笼火把的簇拥下结队而行。

耍故事,习惯上是以龙船称号金、红、白为一方,青、蓝、黑为一方,相互竞赛。浩浩荡荡的耍故事”“长龙阵出动时,最前面是用一至二对火流星开路。紧跟后面的一种是木制的台子。长约五尺,宽约三尺,由几个人抬着走。每个台子上扎个故事,扮演故事中人物的人,矗立在台子上。二种是炮船。用木材做成,长约九尺、宽约三尺的小木船,船上扎着拦江救主水擒庞德等一类与江湖有关的故事。三种是彩船。彩船的制作与炮船相似,不同的是彩船必须用彩包绸绫扎制,每条船上要扎个艄婆。这艄婆一定要选年轻俏丽的女郎(少数是男扮女装的)。四种是高跷。用四五尺或五六尺长的木棍做成高脚,绑扎在扮演者的小腿上,使之变成长脚人,高高耸立,在通衢大道上行走,名日踩高脚。五种是扎马。扮演故事人物的角色,化装后骑在高头大马上,宛如故事中的文官武将,按辔徐行。六种是扎牛。只限于扎饰传说故事中曾是骑牛的人物。七种是端兜马。这是个压阵的节目,通常是挑选一匹特别高大的马,马上饰一个魁梧的将军,身后竖起一面大旗,旗上经常出现的是寓意挑逗的语句。红、黑双方都在挖空心思,想点子,比智慧。所扎故事的内容大致分类为戏剧台子诗句台子神话故事台子等。像长亭送别草船借箭太白醉洒等都属戏剧台子。诗句台子是取唐人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等诗中情景布饰的。还有按神话故事扎制的,如嫦娥奔月八仙过海七姐下凡等。为了以多取胜,这边扎了十八罗汉,那边就会扎出梁山泊一百单八将。在竞赛过程中,好胜者往往引经据典,猎奇取异,其中确有令人叫绝之作。

耍故事,不仅要追求数量,以多取胜,而且要讲究质量,以巧服人。比如:扎制一台题名松鹤遐龄的台子,台子上古松苍劲,白鹤临风展翅,在华灯的映照下,羽毛光洁,熠熠生辉,令人赞不绝口,就近细看,竟然是在一个草制的模型上巧妙地用1080片调羹拼凑而成。

耍故事的竞赛,有如一场战斗,竞赛双方都必须有人调度指挥,运筹帷幄。推举几个头人集中指挥叫立坛。坛内除掌坛人以外,还设有管财务、剧务、道具、情报等头目。大型比赛多半是从正月十一起,正常情况下,十五元宵夜可以收兵。如果元宵那晚和牌打不成,就会越比越出劲,常常拖到正月底,甚至二月中旬还在鏖战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