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聚焦科技自立自强,打好科技创新攻坚仗,积极抢占产业、技术、平台、人才制高点,加快形成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加快推进省创新型区培育建设,更好地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全力冲刺省创新型区建设,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0%以上,技术合同交易成交额增长15%以上,力争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达到85家,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0家,新增2个市级以上创新平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亿以上,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二、 工作任务
(一)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坚持问题和需求导向,实施1-2项中央、省、市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研发计划、中央引导地方项目,创新创业项目,力争电子特种气体及新材料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取得一批领先的科技成果。
1.石油化工及新材料领域。围绕环境友好与资源高效利用化工新技术、石油化工催化与分离关键技术,开展高端合成材料的基础原料合成技术、脂环族特种环氧树脂生产技术、新型环氧树脂固化剂合成技术、己内酯下游产品生产及应用技术、电子化学品生产技术、催化材料及新型催化剂制备技术、可降解塑料PBS原料丁二酸规模化生产技术、绿色安全制氢-加氢-用氢制备技术、锂系聚合物技术、高品质特种酚生产技术、高性能树脂基复合材料及高端制品技术等攻关。结合双碳目标,开发乙烯下游高附加值合成技术。(区科工局牵头,区发改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先进制造领域。围绕电磁装备、其它专用机械和通用机械三大传统优势产业,重点开展电磁搅拌、高压变频、高档轧钢等冶金成套装备和激光再制造、高压阀门、燃烧器、高效节能炉窑关键技术研发。聚焦航空航天新材料开发及构件研制,重点突破空天装备用高综合性能轻质合金成分设计、高性能复杂截面构件流变制造、大型薄壁构件整体成形成性制造关键工艺、装备技术研发。开展航空发动机特种密封、超细高纯锌基新材料、极薄锂电铜箔、超长尺度铝合金新材料等新材料技术开发。(区科工局牵头,区发改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生物医药领域。围绕化学原料药及复杂制剂、高端生物制剂、中药材深加工及制剂产业升级、药品包装材料生产等领域,开展新药研发、先进制造研究及转化。围绕临床疾病诊断及防治等领域,开展心脑血管疾病、生殖、肿瘤、镇痛、肺炎等重大疾病诊断及防治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区科工局牵头,区卫健局、区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4.现代农业领域。围绕我区郭镇乡油茶、果树鲜花、休闲农业旅游等三个优势特色产业和洞庭湖区地方优异特色种质资源,推动育种精准化、高效化和智能化,力争选育新品种2个,开展优良品种提纯复壮,加大良种推广应用力度,推进食品工程与安全领域科技创新,打造洞庭生态“大粮仓”、绿色食品“大工厂”、国人营养“大厨房”。(区科工局牵头,区农业农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创新成果转化攻坚行动。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坚持企业需求和问题导向,健全线上线下的技术交易服务体系。整合科技金融资源,形成聚合效应,进一步营造科技和金融结合的良好环境,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做大做实产业投资基金,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快速发展。
1.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建立创新型初创企业集群—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小巨人企业梯次培育机制,打造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形成创新型领军企业作支撑,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遍地开花"的发展格局,实现龙头引领、链条延伸、集群共进的良性发展局面。一是综合运用“拨、投、奖、补”等财政扶持手段,支持企业提升创新实力,进入科技型企业行列。2020年我区出台了《岳阳楼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扶持与奖励办法》。二是建立科技型企业培育库,将已认定和计划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后备企业进行分类排队,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辅导,有计划的实现梯队增长。三是发动和组织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参加高新技术企业、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型小微企业认定评选工作。力争净增高新技术企业超10家,高新技术企业实际入库地方税收同比增长10%以上。力争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家。(区科工局牵头,区财政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合作。 实施“高端机构、高端人才、高端企业”引进行动,在重点产业领域建设一批产业研究院,培育一批高端创业创新人才及团队。深化与科研机构及国内重点院校的战略合作,推进院(校)区双方深度融合发展。鼓励企业向国内外科研院所、高校、行业骨干企业订单研发共性关键技术、转化技术成果。提升科技孵化器规范化、专业化管理运营水平,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和多元化的一站式服务,加速孵化科技型中小企业,争取更多的科技成果在我区转化落地。(区教育局牵头,区人社局、区科工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强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运用。强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智赋万企”行动,聚焦现代石化等重点行业,力争申报1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通信运营商、数字化转型服务商、产业链龙头企业深入合作,力争打造1个5G+工业互联网、5G+智能制造典型应用场景。(区科工局牵头,区发改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4.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推进技术交易市场、技术转移机构、新型研发机构等建设,加快发展区域技术要素市场。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3亿元以上。聚焦应用导向和创新成果产业化,加快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专利技术转化,积极申报“五首”产品和工业领域省级重点新产品,组织开展新技术新产品应用场景示范,为创新成果产业化营造良好的应用生态和市场环境。积极发展科技中介机构和技术交易服务机构,大力培养技术经纪人,常态化开展产学研对接专项行动。(区科工局牵头,区教育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5.推动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整合科技金融资源、形成聚合效应,进一步营造科技和金融结合的良好环境。大力推进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改革,力争全年放贷超5000万元。引导银行机构加大科技信贷投入,力争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全区各项贷款平均增速。深入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专项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资金支持。(区科工局牵头,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区市场监管局、区金融办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创新平台建设攻坚行动。推进国家级创新平台攻坚创建,加快省“四大实验室”的融入和建设,推动创新平台提质升级,打造科技要素汇集地、科研攻关主阵地、原始创新策源地。
1.加快推进“长动航天科创园创建”。以省创新型区为统领,配合长动持续推进密封工程技术创新中心,进一步研究在航空密封领域布局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促进国家密封技术创新中心取得实质性进展。(区科工局牵头,区军民融合办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融入省四大实验室建设。加速融入岳麓山实验室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支持田园牧歌综合体项目,争取部分种质资源科技成果转化,争取打造1个示范基地。争取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洞庭实验室与楼区开展项目、平台等合作,布局科研或产业平台。(区科工局牵头,区发改局、区农业农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争创省市级创新平台。引导企业创建省级创新平台,推荐申请生物医药、材料、环境、食品、航空密封技术等领域的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临床医疗技术示范基地等相关创新平台组建,争取新增1家省级创新平台和1家市级创新平台,对新认定(组建)的各级创新平台等按规定给予经费资助。(区科工局牵头,区发改局、区财政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创新人才强基攻坚行动。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构筑人才聚集新高地。
1.大力培养造就高层次人才队伍。“量身定制”支持措施,“一事一议”支持顶尖专家人才。建立高层次后备人才名单,支持重点优势领域1名左右领军人才,形成顶尖人才成长梯队。发掘和培育5名左右优秀青年人才,提高青年科技人才担纲重点研发任务、获省级科技奖励的比例。面向优势产业、领军企业、一流学科、特色交叉学科,择优遴选支持1个创新团队,在产业链龙头企业建设一批人才集聚基地。(区人才办、区科工局牵头,区教育局、区财政局、区人社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加大人才引进集聚力度。出台专门办法“一人一策”引进顶尖人才,推行以才引才、靶向引才,全职和柔性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和团队1人(个)以上。支持岳阳籍博士后创新创业,引进培养3名左右博士后人才。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新增就业创业高校毕业生不少于0.2万人。(区人才办、区科工局牵头,区教育局、区财政局、区人社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创新人才评价激励制度。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分类评价体系,探索市场、用户、第三方深度参与的评价机制。着眼精准服务高层次人才在楼区创新创业,建立我区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目录。注重从高能级平台和科研机构、科技领军企业中直接遴选人才。建立“人才举荐”机制,支持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举荐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为承担重大攻关任务并作出重要贡献的创新人才开辟人才项目、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区科工局、区人社局牵头,区人才办、区教育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4.营造良好人才发展环境。进一步扩大用人单位自主权,赋予科研人员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经费支配权、资源调度权。扩大科技人才类项目经费包干制实施范围,科技创新人才项目经费最高可按20%对个人生活进行补助(重大人才项目按协议确定)。组建高层次人才服务专班,为人才提供更加优质高效服务。(区人才办牵头,区教育局、区科工局、区财政局、区人社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推进机制
建立打好科技创新攻坚仗工作专班,由区政府分管副区长任召集人,区科工局主要负责人任副召集人,成员单位包括区人才办、区发改局、区教育局、区科工局、区财政局、区市场监管局、税务局、区人社局、区林业局、区农业农村局、区金融办、区团委、区科协等,专班办公室设在区科工局,负责日常协调和工作调度,严格落实“旬简报、月通报、季总结”工作机制,各成员单位及时将相关情况报市科技局。全面落实科技体制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加强政策间的统筹协调,加快形成支持全局创新的基础制度,深入推进楼区“十四五”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行动计划,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持续推进楼区科技创新计划体系建设。